什么是古代养生学中的食“玉泉法”?

何谓“玉泉”?即是口腔唾液腺所分泌的液体祖国医学认为,常食“玉泉”,能洁齿牙,明耳目,益颜色,强身健体,祛病延年 。
食“玉泉”法历史记载与实践价值
早在汉代食“玉泉”法就被一些养生者所推崇 。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东汉时王真“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在《汉武帝内传》记载:“王真,字淑经,上党人 。习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 。真行之,断谷二百余日,肉色完美,力并胜人 。”
《千金要方》中记载了三国时曹操向皇甫隆请教养生术的故事 。曹操问:“卿年出百岁而体力不衰,耳目聪明,颜色和悦,此盛事也 。所服食施行导引可得闻乎?”皇甫隆答曰:“尝闻道人蒯京已年百七十八而甚丁壮 。言人当朝朝服食玉泉 。使人丁壮,有颜色,去三虫而坚齿 。…朝旦未起,早漱津,令满口乃吞之,琢齿二十七遍 。此者乃名炼津 。说明早晨未起时漱炼津液,有洁齿、坚齿的作用 。
古医籍记载服食“玉泉”的方法较多 。梁·弘景《养性延命录》言:“每旦初起,…漱玉泉三咽,缩鼻闭气 。…令人延年不老 。隋巢元方说:“朝未起,常咽津”,能“补益虚劳,令人强壮” 。唐代的孙思邈说:“每食讫以手摩腹数百遍,叩齿三十六,津令满口,”如此则津液流通,“食易消,大益人,令人能饮食,无百病 。
他还把这种方法称为“饮玉浆”,由此足见其对这一养生法的重视程度 。明代的《胎息铭》则认为半夜子时的咽津尤为重要 。还说常咽津“非只治病,决定延年 。”
宋代诗人苏东坡把咽津与叩齿、闭息、内视、摩等功法融为一体提出了一套很有实用价值的养生法 。其功法是:“每夜于子(时)后,披衣起,面东若南盘坐,叩齿三十六通,握固,闭息,内视五脏:肺白、肝青、脾黄、心赤、肾黑 。次想心为炎火,光明洞澈,下入丹田中,待腹满气极,即徐出气,出入均调,即以舌接唇齿内外 。
漱炼精津液,未得咽…如此者三 。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以气送入丹田 。须用意精猛,令津与气,谷谷然有声,径入丹三咽津乃止 。”他还指出,这种方法不必拘泥于子夜,白天无事时,亦可时时闭目内视,漱炼津液咽之 。”
【什么是古代养生学中的食“玉泉法”?】现代医学对“玉泉”的认识
唾液是一种无色无味近于中性的低渗液体除水分外,含有钾钠钙、硫氰酸盐、、氨、黏液蛋白,唾液淀粉酶和溶菌酶等成分 。
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科伊藤、罔部发现唾液腺不仅是外分泌腺,同时也是内分泌腺,并认为唾液腺能分泌长寿因子 。研究者从牛的唾液腺抽出液里分离出一种名为“布洛津”激素(又称作唾液荷尔蒙)把这种物质注射到幼鼠体内有促进幼鼠发育的作用 。当研究进入人体后又发现,唾液腺激素有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还对多种老年病有治疗效果 。由于它能促进人体的间叶组织生长,所以对由于间叶组织衰退引起的衰老疾病,如关节软骨萎缩、老年性驼背、皮肤和容貌的衰老变化,以及老年性骨关节僵硬等有治疗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