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煎治疗乙型肝炎效果与方法、经验

【方术内容】
一贯煎为基本方治疗 。①方药组成:北沙参18g,麦冬16g,生地30g,当归15g,枸杞子12g,川楝子6g 。②随症加减:均加丹参12g,牡丹皮12g,五味子18g 。口苦燥者,加酒黄连6g 。大便秘结者加瓜蒌仁10g 。腹痛者加白芍药12g,炙甘草15g 。舌红而干者加石斛16g 。
【临床疗效】
治疗56例,治愈36例(占64%),好转13例(占23%)
【一贯煎治疗乙型肝炎效果与方法、经验】
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15% 。对好转的13例患者,经2年随访,11例患者工作、学习和生活基本正常,肝功能检查正常 。【治验点评】一贯煎之方出自《柳州医话》,为清代医家魏之绣所创制 。原书主治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属肝肾阴虚,肝气不舒之证,是魏氏慎察四磨、五香、六郁逍遥等方,治疗肝病,久服难效,久服则杀人,独创一贯煎一方,给予治疗,应如桴鼓 。中医学认为乙型肝炎因人体正气亏虚,湿热疫毒所触而致,在其急性期治疗乃至整个治疗过程中,应遵循清热利湿排毒的原则,但乙型肝炎患者进入慢性期,特别是病程较长的患者,由于用药不当,病情反复等原因,经常会出现肝肾阴虚的临床表现,正合中医学“久病必虚”、“久病极肾”的理论,中医学理论认为肝脉布于胁肋,肝阴不足,血虚不能濡养肝脉,则胁痛隐隐,绵绵不休 。肝,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肝阴不足则肝气不用,失于疏泄,横逆犯胃,故吞酸、吐酸,肝气不舒,久而肝脉郁滞则生疝气、瘕聚等症,阴血虚少则脉细弱,弦为肝脉,肝阴虚而肝气郁,应养肝阴以疏肝气,肝为刚脏,非柔润之品不能调和 。笔者细研一贯煎之方,多用纯甘寒之品,以养肝阴柔肝气 。方中重用生地配枸杞子滋阴养血以补肝肾,滋水涵木,辅以沙参、麦冬滋补肺胃之阴液,滋水之上源,脾胃津足,则可消除咽干口燥之症,沙参、麦冬滋阴润肺,有清金制木之义 。当归既养血又活血,借其辛散之性,使诸药补而不滞 。在大剂滋阴养血之品中,人川楝子一味,性寒不燥,疏肝理气,条达肝气,引经报使,直达病所 。药虽六味,但组方严谨,使肝阴充足,肝体得养 。在56例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笔者又均加入五味子、丹参、牡丹皮三味中药,五味子一药能滋肾敛肺,宁心安神,治疗心肾阴虚亏损所致的虚烦失眠多梦 。《本经》言:五味子“主益气,劳伤赢瘦” 。近年来研究证明,五味子研末内服对慢性肝炎转氨酶升高者,有降低作用;丹参一药能活血凉血、养血安神 。《本草纲目》言其“活血,通心包络 。治疝痛 。”《滇南本草》言其“补心定志,安神宁心”,特别是近年来研究认为丹参在保护肝细胞,改善微循环中有重要作用;牡丹皮一药,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乙肝患者,湿热内侵,热伏血分,而肝主藏血,热随血人肝,慢性阶段,伤肝阴,耗肝气,《本草纲目》言其“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三药加入,对保护肝细胞,降低转氨酶,清除血中伏热,改善微循环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乙型肝炎治疗,目前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抗病毒药物费用高且部分患者疗效不明显 。笔者在对56例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型的乙肝患者治疗中,遵循阴阳平衡的理念,不求清除体内乙肝病毒,只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使患者能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所以当乙型肝炎发展到慢性阶段出现肝肾阴虚临床表现时,采用滋补肝肾,滋阴清热,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选用一贯煎一方治疗,通过对临床疗效的观察,不失为一个理想的方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