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掌握了相关知识才能用好武器 远征军的启示

“中国士兵不爱护武器,用火箭筒在雨中进行射击,由于雨淋,这种兵器经不住一天使用 。步兵漫不经心地操作挂在腰带上的手榴弹拉火环,常令位于近旁的美国人胆战心惊 。”
研究抗战中缅印战场史料,最令笔者痛苦的是看到日本公刊战史转引的一段美国战史中的文字 。
它是批评中国远征军的兵器素养和战斗作风的 。
现将这份“他方”总结记录的文字转引如下:
“根据美军联络军官所见,中国军队大多无视美国人的技术和劝告,战术拙劣,缺乏爱护武器观念,令美军联络员不胜感慨 。美军联络员对中国军队战斗作风的批判如下:
“中国军队的团长不能直接向支援的炮兵部队要求火力支援,而要通过师司令部来要求,故当炮兵实施掩护射击时,已失去了价值 。即使炮兵射击也不能准确地覆盖目标,发射间隔往往长达五分钟 。
“中国士兵不爱护武器,用火箭筒在雨中进行射击,由于雨淋,这种兵器经不住一天使用 。步兵漫不经心地操作挂在腰带上的手榴弹拉火环,常令位于近旁的美国人胆战心惊 。弹药被无限制地浪费,兵器由于不间断地使用和保养不善,短时间即告报废 。战场上的武器、弹药是如此使用,而补给站与第一线的距离却相距甚远,武器易损件的生产地竟远离战线12000英里 。通过这些事实即可察觉,卫立煌将军麾下75000名官兵的实战能力令人遗憾……”
美军联络官们的抱怨,固然有心疼本国“租借”物资的心情,但抗战以来打“穷仗”几乎打怕了的中国军队,何以如此“暴殄天物”?你可能想不到,当时因为恐惧日军夜袭,有的军官要求士兵通宵打机枪来吓唬敌人 。
而美式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都是刚刚研制出来的新武器,美国太平洋战场的麦克阿瑟部队和中国远征军几乎同时列装,一点也没见外 。但在腾冲和松山战斗中,这两样攻坚利器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因为中国士兵能掌握使用方法的人太少,选拔不出适合的兵员学习,学习了也只能达到“粗通”的低水准 。
本来就对战场技术动态变化格外敏感的日军,稍稍吃亏后即有针对性地以狙击和逆袭战术反制,常常让中国士兵丢下利器牺牲,就越来越找不出会用的人 。
如此具有“战壕真实”的细节记录,折射出的道理其实很简单:武器之所以被军人视为第二生命,不在于它的高昂价格或是技术含量,而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在战场上消灭敌人、保护自己 。作为实现人与武器装备有机结合的重要前提,兵器知识不应成为军人素质结构中的“短板” 。
这一点,对今天的我们启发仍然很大 。当前,新装备列装部队的速度越来越快、型号越来越多、信息化含量越来越高 。这些现代化装备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维护保养困难,常常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操作,这就需要使用者认真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及原理,以便做到熟练操作、使用和保养 。
对兵器一知半解,或者是一窍不通,何谈对兵器效能的有效发挥?其结果便是,要么让一些兵器“屈才”,要么让一些兵器“为难” 。
【只有掌握了相关知识才能用好武器 远征军的启示】你要是拿一只“爱疯4”送给从未用过手机的人,大概也会遇到如此情景;但更可怕的心理是:这是别人的玩意儿,不糟踏白不糟踏 。好东西,必须给知道其价值、且懂得珍惜的人才有用,否则就是“烧火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