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使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

【别名】鬼路(《千金翼方》).
【出处】《灵枢·本输》.
【归经】手厥阴心包经.
【定位】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释名】间,夹隙中也,又间隙也;使,乃使令,治事.心为君主,心包乃臣使之官,本穴属手厥阴心包"所行为经",为君使兼行治事故名.
【类属】本经经穴.
【穴性】养心安神、温胃止呕、活络止痛.
【主治】
1心血管系统病症心痛,心悸.
2.消化系统病症胃痛,呕吐.
3.神经系统病症癫、狂、痫证.
4.其他病症热病,疟疾,肘挛,臂痛,失音.
【配伍】配心俞治心悸;配大杼治疟疾;配三阴交治月经不调,经闭.
【刺灸法】直刺0.5~1寸.
【古代应用】
《针灸甲乙经》:热病烦心,善呕,胸中澹澹,善动而热,间使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间使主嗌中如扼;狂邪发无常,被头大唤欲杀人,不避水火,及狂言妄语,灸间使三十壮;若干呕者,灸间使各七壮.
《通玄指要赋》:疟生寒热兮,仗间使以扶持.
《针灸大成》:主伤寒结胸,心悬如饥,卒狂,胸中澹澹,恶风寒,呕沫怵惕,寒中少气,掌中热,腋肿肘挛,卒心痛多惊.
【间使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临床报道神奇作用与功效】
1心绞痛《浙江中医杂志》1994年第1期报道:针刺间使、内关治疗心绞痛.取双侧间使、内关,直刺0.5~1寸,先大幅度捻转约半分钟,得气后留针半小时,每隔5分钟捻转1次.一般针刺2分钟后疼痛逐渐减轻,5分钟左右疼痛大大缓解,7~10分钟后疼病完全消除.
2.口腔咽喉病症
(1)口腔溃疡:《陕西中医》2004年第1期报道:针药配合治疗口腔溃疡47例.取间使、内庭,用1寸毫针直刺,得气后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分钟,其间行针1次,每天或隔天1次;同时外用中成药"中华烫疮奇油"涂于溃疡面.经3天治疗,痊愈35例,好转12例,全部有效.
(2)失音:《湖北中医杂志》1996年第4期报道:参照《针灸聚英》取间使、天鼎穴治疗失音.常规针刺,间使穴针感沿局部向上臂传导为宜;天鼎穴直刺0.3~0.5寸或向喉肌方向略斜刺,使局部产生酸胀感,并向咽喉方向扩散为宜.虚证若加照海、太溪、鱼际,效果更为理想.
3.骨伤科病症
(1)腕管综合征:《中国针灸》2004年第6期报道:针刺间使穴治疗腕管综合征12例.间使直刺0.5~1寸,针感向指端放射,留针40分钟,其间行针3次;配合TDP神灯局部照射.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临床痊愈9例,好转3例.
(2)胸胁挫伤:《中国民间疗法》1996年第5期报道:按揉间使穴配合药物治疗胸胁挫伤82例.医者用拇指端按揉患侧间使穴200下,使感觉酸胀麻为度.每日1次.配舒和散胶囊口服.结果:痊愈6例(74.4%),显效19例(23.2%),无效2例,有效率97.6%.
4.疟疾《中国临床医生》2005年第11期报道:针刺间使透支沟、大椎治疗疟疾.于疟疾发作前2~3小时针刺,强刺激,留针15~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连续3~6天.
【现代研究】
《针灸临床杂志》1994年第6期报道:针刺间使、内关穴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影响的比较观察.针刺间使穴或内关穴LVET明显延长(P<0.01),peF、iCT均明显缩短(P<0.01),PEP/LVET明显减小(P<0.01),EF、F均显著增大(P<0.01).证实:针刺间使穴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而且针刺间使穴的效应与内关穴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间使穴和内关穴一样,均可作为针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穴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