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井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
【别名】膊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出处】《针灸甲乙经》:在肩上陷者中,缺盆上,大骨前.
【归经】足少阳胆经.
【肩井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定位】在肩部,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处.
【释名】肩,肩部;井,水井.穴在肩上,局部凹陷如井.
【类属】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穴性】理气降痰、活络开窍.
【主治】
1.肢体病症落枕,颈项强痛,肩背疼痛,手臂不举.
2.妇产科病症难产,胞衣不下,堕胎后手足厥冷,乳痛,乳汁不下.
3其他病症高血压病,瘰疬,咳逆短气,癔病性瘫痪.
【配伍】配天宗、肩髃或配风池、条口治肩背痛,手臂不举;配风池、中渚治颈项强痛;配乳根、足三里或膻中、少泽治乳汁不下,乳痛;配大迎、曲池治瘰疬配风池、百会、人中、内关治中风气塞、痰涎上涌、不语.
【刺灸法】直刺0.3~0.5寸;灸3~7壮,或10~30分钟.深部为肺脏,切忌深刺、捣刺.
【古代应用】
《针灸甲乙经》:肩背髀痛,臂不举,寒热凄索,肩井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难产,针两肩井,入一寸泻之,须臾即分娩.
《外台秘要》主肩背痹痛,臂不举,寒热凄索.
《儒门事亲》:产后乳汁不下,针肩井二穴效.
《针灸大成》:主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气逆,妇人难产,堕胎后手足厥逆;头项痛,五劳七伤,臂痛,两手不得向头.
【临床报道神奇作用与功效】
《针刺研究》1998年第4期报道:肩井穴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及角度或酌情配穴治疗肩背疼痛、癔病性瘫痪、坐骨神经痛、乳腺炎等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1运动系统病症
(1)落枕:《中国针灸》1995年第10期报道:针刺肩井穴治疗落枕48例.肩井穴刺入0.5寸,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左右,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再配以红外线照射患部.每日1次.结果:均获痊愈.
(2)颈肩综合征:《中国针灸》2001年第1期报道:电针肩井穴为主治疗颈肩综合征44例.取患侧肩井穴为主,随症加用同侧新设、曲垣、肩髎、阿是穴,每次最多4个穴.按常规针刺后在肩井穴及新设穴加用电针,采用连续波,留针20分钟,每天1次,5次为1疗程.结果症愈32例(72.72%),显效12例(27.28%),全部有效.
(3)冈上肌肌腱炎:《中国针灸》2003年第11期报道:皮肤针叩刺肩井穴加拔罐治疗冈上肌肌腱炎37例.取患侧肩井穴,用皮肤针中度叩刺10~20下,以微出血为度;辅以患部火罐拔吸5分钟,出血量5~0ml隔日1次.结果:痊愈28例,好转8例,无效1例,有效率97.2%
2.外科病症
(1)疮疡:《中国针灸》1995年第1期报道:针刺肩井穴治疗疮疡51例.肩井穴进针0.5~0.8寸,提插捻转20秒钟后留针3分钟,每隔10分钟捻转1次,起针时各捻转提插20秒钟,强刺激泻法;另在疖肿外围呈十字形向中心底部针刺,注意不针刺疖肿处.结果:痊愈14例,显效30例,好转5例,无效2例.
(2)急性化脓性感染:《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报道:肩井穴针刺加局部温和灸治疗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4例.先直刺患侧肩井穴0.5~0.8寸,用泻法并持续行针1~3分钟后出针;再用艾条于患处温和灸15~20分钟.每日1次.结果:痊愈42例(97.7%),无效1例.
(3)乳腺炎:《中国针灸》1985年第1期报道:针刺肩井穴治疗急性乳腺炎393例.肩井穴直刺0.5~0.8寸,强刺激,快速捻转,泻法行针3~5分钟出针(重者可行针10分钟左右).每日2次.结果:经1~3天治愈320例(81.4%),4~6天痊愈59例(15%),7~15天痊愈13例(3.3%),15天以上痊愈1例,全部治愈.《上海针灸杂志》1995年第5期报道:针刺肩井、内关治疗急性乳腺炎86例.
二穴常规针刺,肩井行捻转泻法,使酸胀感传至胸部和上肢;内关向肘部斜刺0.5~1寸,使针感传至肘、腋和胸部;留针20分钟.结果:经1~5次治疗,均获痊愈.《中国针灸》2000年第7期报道:肩井穴位注射治疗乳腺炎46例.抽取丹参注射液2ml,注射针头刺入穴内0.5~1寸深,回抽无血时推药.每日1次,连续3次.
若3次后仍未愈应配合抗生素治疗,如有化脓者应切口引流.结果:显效43例(93.5%),好转3例(6.5%),全部有效.《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第2期报道:
拿捏肩井穴治疗产后早期乳腺炎120例在产妇自感乳房胀痛以及每次喂奶前5分钟开始拿捏肩井穴,由轻到重进行一紧一松的提捏,动作和缓而连贯,使病人有酸沉感,感觉明显时可放射至乳部.结果:治愈109例(90.8%),显效11例(9.2%),全部有效.
3.五官病症
(1)麦粒肿:《上海针灸杂志》1994年第4期报道:针刺肩井穴治疗复发性麦粒肿21例.取肩井(双),常规消毒,以75°角向大椎穴快速刺入0.5~0.8寸(小儿酌减),边提插边捻转,强刺激,待针下得气后,停止运针1分钟,再捻转30次,最后,摇大针孔,缓慢出针.每日1次.结果:痊愈19例(90%),无效2例《中国针灸》1995年第4期报道:挑刺肩井穴及背部反应点治疗麦粒肿24例.肩井穴及背部反应点处常规消毒,用1寸毫针刺入表皮下,找出白色纤维样物数根,不断进行挑刺.出针后,用手指将挑刺部位的白色乳糜样分泌物挤出,用消毒干棉球拭净后再挤,直至挤尽为止.然后用碘酒消毒,敷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3天1次.结果:痊愈22例(91.7%),无效2例.
(2)鼻出血:《广西中医药》1987年第1期报道:拿捏肩井穴治疗鼻衄24例.
术者用双手拇、食指分别置于患者左右肩井穴的前后,向肩井穴中心掐捏、挤压,并同时将肩部肌肉稍稍向上提起,提至最高限度时,加重拇、食指指力,并维持35秒,然后徐徐放松指力,使肌肉复原.连续操作3回为1次,鼻衄时连做3次,每次间歇1~2分钟;习惯性鼻衄者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间隔3天可再行下1疗程治疗.均能在施术1~3次,1~3分钟后止血.
【现代研究】
《针刺研究》2002年第2期报道:肩井穴的解剖结构与其针刺安全深度探讨.
方法:随机抽样取57具较新鲜的成年人尸体,其中男24具,女33具,采用解剖断面法和解剖层次法进行研究.结果:向下直刺的解剖结构依次是: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斜方肌、肩胛提肌外侧、前锯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壁胸膜.向下直刺的平均危险深度是55.96mm.结论:为了安全,建议向下直刺的深度应控制在39.17mm之内.
推荐阅读
- 14岁太胖怎么办?14岁太胖如何减肥?
-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有哪些?急性肾功能不全怎样治疗?
- 宝宝三岁前需要做哪些体检?婴幼儿体检的时间和项目
- 近视是怎么样形成的?孩子好好的为什么会近视?
- 临产的症状有哪些?孕妇临产应该注意什么?
- 烧开的水面上的浮渣是什么?热水上的浮渣可以喝吗?
- 怎样预防老花眼?老花眼要怎么预防?
- 生二胎对女人身体的影响?生二胎对女人身体有哪些影响?
- 男人应该怎么排毒?男人排毒的方法有哪些?
- 男人养肾的方法有哪些?男人怎么做才能养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