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髎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

【别名】鼽骨下(《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兑骨(《针灸甲乙经》).
【出处】《针灸甲乙经》:在面烦骨下廉陷者中.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定位】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释名】颧,指面部颧骨;髎,指骨边孔穴.本穴位于面部颧骨下凹陷处,故名.
【类属】手少阳、太阳之会.
【穴性】清热消肿、祛风镇痉.
【主治】头面五官病症口眼歪斜,眼睑润动面赤齿痛,颊肿,三叉神经痛.
【配伍】配攒竹、太阳、下关、地仓、颊车治口眼?斜,眼睑润动;配合谷、二间、颊车、翳风治齿痛,三叉神经痛;配颊车、合谷治面肿.
【刺灸法】直刺0.3~0.5寸,或斜刺0.5~1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半侧面部;可灸.
【古代应用】
《针灸甲乙经》:肿唇痈,颧髎主之.
《百证赋》:目兮,颧髎、大迎.
《针灸大成》:主口?,面赤目黄,眼润动不止,胻肿齿痛.
《循经考穴编》:天吊风,口眼?斜润动.
【临床报道神奇作用与功效】
《针灸临床杂志》1999年第1期报道:颧髎穴用于多种面部疾患的治疗,如面瘫、面肌痉挛、面痛等,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面肌痉挛:《中国针灸》1997年第10期报道:针刺颧髎穴为主治疗面肌痉挛34例.主穴:颧髎、阳陵泉(双);配穴眼周抽搐加四白、鱼腰、瞳子髎;口角抽搐加水沟、地仓;紧张生气加重者加太冲、三阴交;失眠加重者加神门、内关遇风加重者加合谷、外关(以上配穴均取患侧).颧髎直刺1寸;阳陵泉直刺1.5寸,得气后用泻法或平补平泻,其余穴位均用平补平泻手法,弱刺激,留针2小时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21例(61.8%).显效8例(23.5%),无效5例(14.7%),有效率85.3%
(2)三叉神经痛:《中国针灸》1997年第2期报道:颧髎穴深刺治疗三叉神经痛35例.用3寸毫针,针尖朝风府方向,以颧骨尖的切面呈80角刺入2.5~2.8寸左右,此时针尖可触到三叉神经第Ⅱ分支主干上颌神经,患者可出现可耐受的电击样麻胀感向半面放散,这是针刺的量化要求,留针30分钟.结果:33例获临床治愈,2例中断治疗.
(3)鼻炎:《针灸临床杂志》1996年第10期报道:针刺颧髎治疗过敏性鼻炎38例.毫针直刺5~8cm,局部有酸胀或发麻即可,留针20分钟.每天1次,5次为1疗程.结果:痊愈14例,显效16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94.7%【现代研究】
针刺颧髎有镇痛作用,对三叉神经痛有明显疗效.其镇痛机理与人脑脊髓内单胺类递质有关,如针刺颧髎配合谷、内关,可见脑脊髓液中色氨酸、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含量增高,去甲肾上腺素下降提高脑内5-羟色胺系统、降低去甲肾上腺含量的变化与临床针麻效果平行.实验也证明电刺激尾核与电针颧髎、合谷、内关等有协同的镇痛作用(杨甲三,《针灸腧穴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报道:电针颧髎穴尾部镇痛见效后大鼠中枢神经内fos的表达,电针大鼠颧髎穴确能抑制尾部电流致痛所致的甩尾反射后,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大鼠脑和脊髓中fos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疼痛组比较,骶、尾段脊髓fos的表达重又消失;额前皮质内侧也大为减少;而外侧份则出现fos表达,此时延髓网状巨细胞核、导水管背外侧灰质、上丘中、深层灰质、楔状核、脚间核、下丘脑弓状核和视前区等结构,也明显增多.
【颧髎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针刺研究》1994年增刊报道:电针大鼠颧髎穴镇痛的机制研究延髓头端腹内侧区(RVM)和孤束核(NTS)的作用.结论:电针颧髎穴可能通过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导致PAG等结构释放内阿片肽,激活RVM中的5-HT能神经元然后直接或间接通过5-HT向下抑制脊髓伤害性感觉的上传,而NS则可能是间接途径之一,而RVM和NTS也均有下行纤维到达脊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