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丫疮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

【概述】
口丫疮,是以口角处发生湿白,糜烂和皲裂为特征的疾病,又有口吻疮、燕口疮、口角疮等别称 。因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所致 。应与口糜相鉴别.与西医口角炎相似 。
辦证治疗】
1.胃火风热
临床表现:口角痒痛,开裂出血,两侧口丫部轻度红肿,皮肤有粟米大小疱疹,溃后血性结痂,伴有口干口臭,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浮数 。立法:疏凤清热,泻胃凉血 。
主方:清胃散(《兰室秘藏》),加防风、荆芥、薄荷 。
加减:口千口渴,加麦冬、石斛 。
2.脾胃湿热
临床表现:口角溃烂疼痛,张口不利,两侧口角潮湿,糜烂,表面呈黄色结痂,口甜或口苦,食谷不香,舌苔黄腻,脉滑数 。
立法:清脾胃:利湿毒 。
主方:泻黄散(《小儿药证直诀》),加生苡仁、车前子、泽泻 。
加减:出血者,加赤芍、丹皮、白茅根;流黄水而痒者,加白鲜皮、地肤子、黄柏;红肿明显者,加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脘腹胀者,加枳壳、莱菔子、木香 。
3.脾肺阴虚
临床表现:口角干裂出血,或脱屑瘙痒,皮肤干燥、潮红,呈秕糠样灰白色鳞屑,唇赤,五心烦热,睡眠不实,舌红少苔,脉细 。
立法:滋阴健脾,清虚热 。
主方:滋阴健脾丸((实用中医口腔病学》),加地骨皮、胡黄连 。
加减:穆血明显者,加仙鹤草、旱莲草、茜草;盗汗者,加浮小麦 。
【其它疗法】
1.鲜菊叶、紫花地丁,捣烂取汁涂搽口角处,每日3~4次 。
2用黄连膏涂抹口角处,每日2~3次 。
3.黄水多时,用茵陈、黄柏、茧矾、冰片共研为末撒于创面 。
【文献参考】
口角生疮经年不愈,时结脓痂,多属杨梅结毒所致,宜内服搜风解毒汤,外用火酒调白降点之,胃疼者用鹅黄散茶 。(《外科真诠》) 。
【调护、禁忌】
1.保持创面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
2.保护疮面,避免张口过大 。
3.戒除舔唇不良习惯 。
4.寒冬时节防止口唇干燥 。
【西医诊断参考】
口角炎:
(1)双侧口角潮湿,发白,糜烂 。
(2)口角处皮肤粘膜出现对称性水平皲裂.
【口丫疮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3)老年患者常因全口无牙,殆间垂直距离缩短而发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