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佛茶的风味特点与品鉴_经常喝的好处与功效

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 。
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晕满袈裟 。
一—《送茶僧》·明·陆容
物种基源
普陀佛茶为产于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又名普陀山云雾茶、凤尾茶 。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景色优美,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人间第一清静境” 。而对于爱茶的人来说,普陀山更吸引人的地方恐怕还在于普陀佛茶 。普陀佛茶出自普陀山的最高峰佛项山,这里气候宜人,常年云雾弥漫,雨量充沛,植被茂盛,土地肥沃,因而所产茶叶品质优异 。
风味特点
优质普陀佛茶外形“似螺非螺,似眉非眉”,色泽翠绿披毫,香气芬芳,茶汤味道清醇爽口,又因其似圆非圆的外形也略像蝌蚪,故也称“凤尾茶” 。
普陀佛茶冲泡后青翠香洁,初品滑润蕴玉,味醇宜人;再品滋味清馥,茶香圆融;三品可渐觉齿颊含芳,香清韵足,回甘绵长 。
普陀佛茶的品鉴
品鉴项目  标准
嫩度  细嫩,白毫显露
条索  紧细,卷曲如螺
色泽  翠绿、微黄
净度  匀净
香气  馥郁芬芳
滋味  清醇爽口
汤色  黄绿明亮
叶底  匀整,芽叶成朵
茶中营养
维生素C是茶叶中含量最多的维生素,特别在鲜叶和绿茶中,几乎可与柠檬相比较 。有人估计,绿茶中维生素C含量,比香蕉高10倍,比韭菜高9倍,比白菜高7倍,比菠菜高5倍 。一般绿茶中,每100克干茶含维生素C为100~250毫克,而高级绿茶中的含量可高达500毫克 。红茶中,维生素C的含量很低,这是因为在加工和发酵过程中90%的维生素C被破坏之故 。茶中的维生素C,约有80%可溶于茶汤中,如我国安徽歙县绿茶水溶部分的维生素C含量占0.1%~0.5% 。成人每天维生素C的推荐供给量为60毫克 。如按茶、水比为1:100泡茶,即每杯茶用3克茶叶和300毫升沸水冲泡,则一杯好绿茶中含维生素C5~6毫克,故每天饮茶5~6杯,就能从茶中直接获得接近一半的维生素C供给量 。所以饮茶,特别是饮绿茶,能获得人体需要的维生素C,对人体健康有益 。
茶中药理
【普陀佛茶的风味特点与品鉴_经常喝的好处与功效】茶叶中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占茶干重的3%~4%,在茶提取液的纸层析谱上可鉴别的黄酮醇类有23种之多,且都是杨梅素、槲皮素、山柰素和它们的苷,其中较为重要的组分有芳香苷,在茶中含有0.08%~0.3% 。茶叶中的黄酮醇类化合物,多以苷的形式存在,但黄酮醇苷多不稳定,如芳香苷见光易分解,故在红茶制作过程中易发生氧化等改变 。如在阿萨姆红茶制造中,黄酮醇类的含量减少了25%~35% 。苏联红茶中,黄酮醇类含量为0.6%~0.8%,仅为鲜叶中含量的5%左右 。黄酮醇苷水解时,能产生的糖有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和芳香糖等,而芳香苷中的芳香糖为葡萄糖与鼠李糖结合的双糖 。
养生功效
关于饮茶能固齿防龋,古书中早有记载 。在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就常提到贾府的人在饭后用茶漱口的习惯 。例如在第五十四回里有这样的记载:元宵佳节,贾府众人一直热闹到四更,于是大家随意吃了一些,用过漱口茶,方散 。可见,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注意口腔卫生,有饮茶和以茶漱口来坚齿防龋的习惯 。宋代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谈到养身之道时曾指出:“吾有一法,常自珍之 。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即去而脾胃不知 。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缩,不觉脱去,不烦刺挑也,而齿便漱濯,缘此渐坚密,蠹病自己,然卒用中下茶 。”这是苏东坡自己的经验体会,不但翔实可靠,而且说明了以下问题:一是挑牙不是好习惯,弊病甚多;二是饮茶可以坚齿、防龋;三是“中下茶”的防龋作用较强 。这些,都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在《敬斋古今注》中,有“漱茶则牙齿固利”的记载 。这说明,饮茶除防龋齿外,还有增强人体牙齿及其他骨骼坚韧度的作用 。
名人与茶
乾隆与茶
乾隆25岁登基,他在位60年,政局稳定,国泰民安 。乾隆皇帝是历代皇帝中的长寿者 。乾隆治国有方,养生也很得法,他一生以茶为伴,到了晚年,更是嗜茶如命 。乾隆嗜茶的轶事趣闻不少,其中有一则关于他85岁让位时的趣闻流传甚广 。据传,当时有一位老臣无不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听后哈哈大笑,然后幽默而风趣地答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也!”乾隆与茶结有不解之缘,这也许就是他长寿的秘诀 。乾隆下江南时,到过不少著名的茶产地,品尝过杭州的龙井茶、岳阳的君山银针、崇安的大红袍、安溪的铁观音等 。乾隆写过不少茶诗和文章,对品茶和品泉都十分精通 。乾隆在御花园里辟有一间茶室,四壁书画,陈列精致,环境幽雅,他每天到茶室品茗,修身养性 。因此,常年饮茶,也许是他从政几十年仍身心健康的原因吧!
传说故事
普陀佛茶的传说
普陀佛茶出自普陀山的最高峰佛顶山,又因最初是由慧济禅寺的和尚种植、管理,并为寺院提供敬佛和待客的用茶,故名佛茶 。
关于佛茶的产生,还得从普陀山成为观音道场说起 。相传五代后梁时期,有一个叫慧锷的日本和尚来中国游历时,在普陀山停留了好长时间,并与这里的方丈成了莫逆之交 。有一天,慧锷在大殿后院见到有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佛像,赞不绝口,非常景仰 。方丈见他十分喜爱,便说:“如法师喜爱,您就请回供奉吧!”于是慧锷法师就在后梁贞明二年(916年)一个晴朗的日子,将普陀山的观音佛像从普陀山的莲花洋运送回国 。
这一天,运载观音佛像的渡船刚到普陀山的莲花洋面上,突然海风骤起,风急浪高,渡船东倒西歪,盘旋打转,无法张帆行进 。慧锷见此,只好把船驶进普陀山的一个山岙潮音洞里,抛锚落帆,待得风浪平息后再走 。
次日,虽然是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慧锷兴致勃勃地扬帆起航,可是船刚驶出山岙,莲花洋面上就突然升起了一团烟雾 。烟雾越升越高,逐渐扩散,像道屏幕挂在船的前面,挡住了去路 。慧锷抬头望天,是一片湛蓝湛蓝的天;看看四外,却是风平浪静的大海 。慧锷下令调转船头,绕过烟雾向前行驶 。不料,飘动的烟雾却像与帆船捉迷藏一样,船向左行驶,烟雾飘到左边,船向右行驶,烟雾飘到右边 。左冲右突,绕来绕去,也摆脱不了这片烟雾 。慧锷没有办法,只好再次把船驶进山岙里,等烟雾消散了起锚 。
到了第三天清早,晴空万里,彩云绚丽,霞光万道,风平浪静 。慧锷和尚心中喜悦,合十顶礼,马上扬帆起航 。遗憾的是,船一出山岙,就见到浓浓的乌云翻滚而来,天色变得铅一般灰沉沉的,海面上也涌动着滔天的巨浪 。慧锷觉得不能再耽搁时间了,就命令船家顶风破浪朝前驶去 。可是船驶出大约几十丈远,就好像抛了锚一样,进退不能 。
慧锷一看,只见海面上漂来一朵朵铁莲花,将船团团围住 。慧锷这才恍然大悟:第一天是风浪阻挡,第二天是烟雾弥漫,今天是铁莲花围困,原来是观音大师不愿去日本!于是他回到船舱,跪在观音佛像前祈告说:“如若日本众生无缘见佛,我遵照大师所指方向,另建寺院,供养我佛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得水声哗哗地响了起来,从海底下钻出一头铁牛 。铁牛游向铁莲花,一口一个,很快就把几十朵铁莲花吞吃掉 。这时在回程的海面上出现了一条航道,铁牛在前引路,直到岸边铁牛沉入海底,不见踪影了 。慧锷定睛一看,原来船回到了普陀山的潮音洞 。慧锷看到岸边有间民房,就捧着观音佛像前往,将观音大师供奉在案几上 。此时天空乌云散去,艳阳高照,风和日丽 。慧锷自知观音显灵,就决定翻建这间民房,为观音大师修建观音道场 。这个观音道场被当地人称作“不肯去观音院” 。
普陀山成为观音道场之后,又相继建立了普济寺、法雨寺、长生禅院、盘陀庵、灵石庵等寺院,来这里修行的和尚日渐增多 。可是普陀山没有水井,和尚们的饮用水都是挖池蓄雨水 。如果单纯地饮用雨水,并不好喝,而濒临的海水又不能喝,这给慧济禅寺的住持出了大难题 。有一天住持净身后,就跪拜南海观音菩萨,祈求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指点迷津,不再受缺水的困惑 。观音菩萨闻讯带着善财童子来到佛顶山上空,用手一点,顿时佛顶山上就长出一片茶树林 。
清晨小和尚巡山时,发现山上长出很多茶树,于是报告给住持 。住持意识到这是观音菩萨显灵,也知道这种矮树是茶树,于是就派人到南县(今宁波)和会稽(今绍兴)学习采摘、焙炒茶叶的技术 。第二年清明时节,佛顶山的慧济禅寺就焙炒出第一批茶叶 。当时茶叶的产量还低,所产的茶叶只用来供佛和待客,因而就取名“普陀佛茶” 。普陀佛茶是在每年清明节前后采制,这种茶色泽嫩绿,外观以“似螺非螺,似眉非眉”的蝌蚪状著称,因而也称“凤尾茶” 。冲泡的茶汤嫩绿,香气馥郁,喝到嘴里给人齿颊留香之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