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认为心是思考器官,为什么还是出现了「绞尽脑汁」这个成语?

论心与大脑
谢谢邀请!大脑是分别,心是体悟 。分别是向外求,体悟是朝内求 。向外求的是知识,朝内求的是智慧 。
大脑在分别的时候,看不见,摸不着 。而心理的情感能看得见,摸得着 。人如果干了不好的事,心就不安,脸会红,心会跳 。道德在心内,法律在心外 。
《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就是用大脑思考 。《陆王心学》的:心外无理,就是用心体悟 。知识与智慧不是成正比的,有时候知道的越多反而越糊涂 。
《道德经》云: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用大脑去学习知识是在做加法,知识是越学越多 。用心去体悟道就是在做减法,知道的越少就越接近道的智慧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
《六祖坛经》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智慧,我们自己的内心本来就有,只是被尘劳淹没了 。
所以说心是体,大脑是用 。如道家:道是德之体,德是道之用,德之得也 。儒家:仁是义之体,义是仁之用,义之宜也 。佛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空是色之体,色是空之用 。色是缘起,缘起性空 。
其他网友观点谢谢邀请 。我来回答 。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与“脑” 。
心与脑,哪一个是思维器官?这在现代医学成熟后,已经不是问题了 。
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哲学家思想家,几乎一致认为,“心”是思考器官 。
过去,缺少解剖学等现代医学理论研究作指导,所以一直认为人的思想和情感等都是心产生的 。
而现在,已经证明心脏只是供给全身血液循环的脏器,对思想没有任何的帮助和作用 。
但中国传统文化不这样理解 。
从孔子到曾国藩,都认为是“心” 。在他们论述中,不管是理论体系和用语,莫不如此 。
如心性论思想是早期儒家思想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线索 。从《孟子》《荀子》到新近出土的文献都显示,“心”与“性”,是他们各自文本体系、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的核心用语 。
王阳明更是把自己理论定位在“心学“ 。
在哲学、思想乃至日常生活中的用词方面、如“心志”“心性”“心态”“用心”“虚心”等等 。
但是,为什么又有用“绞尽脑汁”一类的词,来形容思考问题呢?
这就需要说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
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和医药理论 。
古人认为意识的器官是心,“心之官则思” 。
甚至认为意思的器官是胆、是脾等,如“胆量”“脾气”等等用语 。
这些观点,自然也折射到传统医学中 。
但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也有“脑髓”“脑府”这类词 。
从《黄帝内经》的论述可以看出,尽管认为,正常人体神志活动的进行和器官功能的使用,与心的主宰意义,还有五脏六腑效力的配合直接关联 。
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对脑的认识与研究,毫无思考 。
在《内经》中,就提出“脑髓”“脑府”的概念,并由此引发对其功能的理解 。
这就已经涉及到,脑的功能正常与否,是与人体反应能力、听觉、视觉、神志以及全身状态相关等等这样一些领域 。
中医学认识到的”脑”,与其他中医术语一样,是一个整体概念 。
它的内涵是此器官与彼器官、此功能与彼功能之间互动互交的过程 。
这里,实质上,就在解剖学意义上,确认了一个实体的“脑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心肾功能整合而成的一种概念中的虚拟“器官” 。
随后,“脑心一体”的理念,似乎为更多人接受 。
他们认为,二者经脉相连、气血相通、神明贯通,而且有机地可以整合起来 。
既然脑是人体中枢,心为生命中枢 。那么,二者相辅相成,主宰或支配人的智商、思考、意识和追忆等与物质相对应精神世界 。
这实际上阐明:脑就是心,心就是脑,二者是合而为一的 。
到了李时珍,尽管他的成就主要在药学方面,但他在解剖生理学方面,也有思考 。
从解剖学上说,李时珍提出过“脾”,就是俗话所说的“联贴”,本来是有形之物,即现代医学中所说的胰脏 。
但是,值得注意的,他又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说人体的头部如圆形的穹窿天盖 。
这是首次提到 。
而且,他还设想,在“元神之府”,还有“泥丸之宫”,这是一身神灵所集中的部位 。
这样的观点,在我国古代医学以心为全身脏腑的主宰的传统观念中,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突破 。
以后的一些医学家,对于大脑的功能,就有新的认识起点 。
可惜的是,由于体制的原因,中国医学理论,在这方面,缺乏解剖学的实践与理论,没有更大发展 。
到了18世纪中叶,瑞士人冯·哈勒(1708-1777)终于科学地论述了“思维的物质器官是脑”的理论 。
我们也看到,几乎是同时,清代有位叫王清任(1768—1831)的医者,主张大脑才是思维的器官 。
他著有《医林改错》一书 。
但也仅限于此 。
我们再回到“绞尽脑汁”这个词来 。
中国传统医学有“脑髓”一词,而且进入汉语言的语库中,意思是“脑里的骨髓” 。
这个词来源于中医学典籍《灵枢·经脉》,原文是“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
刚刚提到的那位认为大脑是思维器官的清代医者王清任,他在他的《医林改错》中说到:“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 。”
在这里,就是“脑浆”的意思 。
由此可见,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认为心为思维的器官,但也有绵绵不尽的医者已经猜到,或感悟到,脑也是思维的器官,而且有“脑髓”“脑汁”这样一些术语,并构建了在此类术语之上的理论构架 。
如此看来,用“绞尽脑汁”一词,也同用“费尽心思”这样的词一样,比喻形容逼近极限地思考问题,就不奇怪了 。
古代中国认为心是思考器官,为什么还是出现了「绞尽脑汁」这个成语?
文章插图
古代中国认为心是思考器官,为什么还是出现了「绞尽脑汁」这个成语?
文章插图
古代中国认为心是思考器官,为什么还是出现了「绞尽脑汁」这个成语?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中国古人认为思考器官是心而非脑”,这是一种误读,或者偏颇理解 。
古代中国认为心是思考器官,为什么还是出现了「绞尽脑汁」这个成语?
文章插图
因为古人早就认识到思考是用脑的 。《本草纲目》辛夷条下就有“脑为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 。”明确元神即思维神志 。《类证治裁》里更清楚说明:“夫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根据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 。”神是宅守于心,而不是为心,而脑子才是元神所在,人的记忆皆源于脑 。如此,诸如绞尽脑汁,头脑发热等等成语通行 。
古代中国认为心是思考器官,为什么还是出现了「绞尽脑汁」这个成语?
文章插图
【古代中国认为心是思考器官,为什么还是出现了「绞尽脑汁」这个成语?】而心在古汉语话语中不仅是单纯的器官,而是一个系统,心为神之主,脉之宗 。心主宰的是人的神志活动,而神志活动分属五脏,中医认为神、魂、魄、意、志各藏之于心、肝、肺、脾、肾,并分别与七情之喜、怒、悲、忧思、惊恐相关,故有 “神藏五脏”之说 。心是五脏的统帅,因此,大量与心相关词语说明人的精神活动,比如:心神不宁,心想事成等等 。
古代中国认为心是思考器官,为什么还是出现了「绞尽脑汁」这个成语?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