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依据

1.《黄帝内经·四时调神大论》云:“所以圣人喜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

2.夏季自然界阳气最盛,由于天人相应之故,人受自然界阳气的感应,加之适当的药物治疗,使虚损的阳气得以补充 。使人之阳气充足,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则一方面可以御邪,另一方面可驱体内原有之邪外出,从而却病,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3.冬病夏治的外治法,起源远远早于内治法,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敷贴法 。
4.《黄帝内经》中记载:“桂心炙酒以熨寒痹,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 。”即开始使用膏药外敷 。
5.《后汉书·方求传》中记载:“敷以神膏,四五日愈,一日之内皆平复 。”《理论骈文》总结了我国清代以前的外治法,提出了贴、涂、洗、熨等百余种外治法 。
6.中医认为,疾病的形成,外因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体质状态,易遭受寒邪侵犯的人往往机体阳气不足,所以说冬病多以寒邪侵入为外因,以患者体质的阳气不足为内因 。在寒冷的季节,患者阳气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也处于不佳时期,所以冬病在冬季病发时治疗,见效缓慢,而夏季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此时争取补充阳气的预防治疗措施,可促使阳虚易感外寒的病体恢复正常,使其在寒冷季节容易抵御外寒而不发病或少发病 。
7.冬病夏治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的一个有效方法,其中三伏天贴药更是中医最传统、最独特有效的一种疗法,通过三伏天贴药可以预防冬天疾病的发生 。三伏天是根据天干和地支配合运用的甲子经日法推算的,即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也叫入伏) 。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在医书记载,伏日必是庚日,庚日属金,与肺相配,适宜与冬天经常患肺疾的人治疗 。根据天人相应原理,三伏天是一年中人体阳气最旺的时节,三伏天是补阳的好时节,是中医的时间医学,三伏天贴药是一种治冬病的最佳时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三伏天的贴药不仅运用了中医特有的时间医学优势,而且也利用了药物对人体肺脏的补虚作用,还通过对肺俞等穴位的作用,敷以辛温、逐痰、走窜、通经、平喘的药物,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温补肺肾,调节经络气机,促进气血运行通畅,激发机体的防御、抗病功能,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同时三伏天贴药还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类疾患 。达到补充阳气,促使阳虚易感外寒的病体恢复正常 。
8.现代医学对冬病夏治理论及疗法的认识 。
盛夏人体皮肤血液循环旺盛,汗腺及毛细血管普遍开放,药物吸收快,皮肤给药除了局部作用显著外,还可透过皮肤进人全身血液循环,且皮肤间质有储存作用,使药物浓度曲线平缓,避免了口服或注射给药中,血液曲线上表现出的峰谷现象,且不经口服,从而避免胃肠道的消化液及肝脏首过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
现代药物吸收机制的研究表明,角质层的含水量与环境相对湿度有密切的关系,药物敷贴,使局部形成一种汗液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使角质层的含水量从5%~10%增至50%,角质层经水含作用后,可膨胀成多孔状态,易于药物穿透,且一般药物如能通过表皮,都易于被真皮吸收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夏季多雨,空气湿度相对较大,皮肤微环境的改变,利于药物吸收 。在选择用药部位时,主要根据患者体质确定穴位 。
【?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依据】现代医学家认为,穴位与脏腑的相关已达到相对特异的程度 。而伏天用药与冬季用药对药物在体内产生的作用有所差别 。沈利华将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季节分为伏天组31例,冬令组30例,分别采用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 。结果:伏天组有效率96.9%,冬令组有效率6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且治疗后患者增高的CD4/CD6比值下降,过高的IgE降低,即伏天组治疗显著性差异( P<0.05) 。说明伏天用药,药物在经络的作用下经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在体内生物效价明显上升,药性易达到春夏养阳、温阳祛寒的治疗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