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水火既济”?水火失济临床常见哪些病证?

什么叫“水火既济”?水火失济临床常见哪些病证?
【什么叫“水火既济”?水火失济临床常见哪些病证?】“既济”一词出于《易经》,即坎上离下相济之意 。坎是水,离是火 。既济,则水火相交为用 。中医学中所谈“水火既济”,是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与火相生相克关系来比喻心火与肾水,肾阴与肾阳的相互关系 。二者相互协调,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故称“水火既济” 。
五脏配属五行,心属火,肾属水,心居于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故心气当下通于肾,即心火下交于肾,以资助肾阳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维持肾阴肾阳平衡协调 。肾居于下焦,藏精主水,故曰“水脏”,肾水当上济于心火,即肾水上承于心,使心火不亢 。心火与肾水上下交通,水火互济的关系,称“水火互济”、“心肾相交”或“心肾相通”等 。
“心藏脉,脉舍神”,“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海”,称“元神之府” 。精血为神的物质基础,故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不仅为心所主,同时也与肾相关 。所以当心与肾(即水与火)关系失调时,多表现于神志方面的异常 。例如,心火不足(心阳虚)不能下资肾阳温煦肾阴,则肾水不化,反上凌于心,而见心悸、心慌、水肿等,叫“水气凌心” 。此证颇似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若肾水不足(肾阴虚),不能上济于心阴,则心阳独亢,神不守舍,而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叫“心肾不交,或称“水亏火旺”证颇似神经官能症的“神经衰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