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艾灸哪里效果最好?艾灸治疗穴位与方法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每日在3次以上 , 粪便稀薄或水样便 , 或夹有不消化食物 , 尤以在夏秋暑湿当令之时发病较多 , 是儿童常见的肠道疾病 , 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 , 排出如蛋花样或稀薄不成形粪便 , 有少许黏液 , 带有不消化的食物 。本病致病因素多与细菌、病毒有关 。如能确定其病原微生物为细菌或病毒 , 即可称为某细菌性或某病毒性肠炎 , 如病原体不能确定 , 或由饮食不当、乳酸不耐受引起的 , 则统称为小儿腹泻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泄泻”的范畴 , 多因外受风寒暑湿居多 , 或内伤饮食 , 损伤脾胃所致 。
方法一
【取穴】天枢 , 中脘 , 神阙 , 风府 , 大椎 。
【灸法】艾条温和灸 , 每穴5~7分钟 , 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 每日1~2次 , 腹泻停止后巩固1~2日 。
【主治】外感风寒型小儿腹泻 , 症见患儿大便次数增多 , 大便稀泡沫多 , 恶寒发热 , 鼻塞流涕 , 口不渴 , 舌苔白 , 食指血管纹色红 。
方法二
【取穴】天枢 , 中脘 , 四缝 , 上巨虚 。
【灸法】艾条雀喙灸 , 每穴5~7分钟 , 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 每日1次 , 灸至腹泻停止后巩固1~2日即可 。
【主治】食积胃热型小儿腹泻 , 症见患儿大便次数增多 , 大便如蛋花样 , 或黄绿恶臭 , 呕吐口渴 , 舌质红苔黄 , 食指血管纹色紫 。
方法三
【取穴】天枢 , 中脘 , 神阙 , 命门 , 脾俞 。
【灸法】神阙穴艾炷隔盐灸 , 用麦粒大艾炷 , 每穴3~5壮;余穴艾条温和灸 , 每穴5~7分钟 , 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 10次为1个疗程 , 长期施灸 , 有益脏腑 , 可提高机体抵抗力 。
【主治】脾肾阳虚、湿浊内困型小儿腹泻 , 症见患儿大便次数增多 , 时泄时止 , 或泄于五更之时 , 便溏或便中夹有不消化食物 , 腹隐痛、腹胀 , 体瘦乏力 , 畏寒肢冷 , 面色淡白或萎黄 , 舌淡胖 , 舌边有齿痕 。
方法四
【取穴】天枢 , 神阙 , 肾俞 , 脾俞 , 身柱 。
【灸法】艾炷隔姜灸 , 用麦粒大艾炷 , 每穴5~7壮 , 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 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 , 长期施灸 , 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
【主治】脾肾阳虚、湿浊内困型小儿腹泻 。
方法五
【取穴】关元 , 神阙 , 天枢 , 中脘 , 足三里 , 脾俞 。
【灸法】取艾炷如麦粒大小 , 当艾炷燃烧1/3~1/2时 , 即去掉另换一炷 , 以局部充血红润不起疱为度 。每次选用2~3个穴位 , 每穴每次施灸4~5壮 , 每日1次 , 5次为1个疗程 。以施灸部位皮肤红晕为度 。
【主治】小儿腹泻 。
方法六
【取穴】关元 , 天枢 , 中脘 。
【灸法】每次于患儿熟睡时施灸 , 点燃艾卷(稍粗于烟卷)施灸 , 最初施灸时艾火距皮肤5厘米左右 , 灸3~5分钟后将艾火渐渐移近穴位 , 但最近不得少于3厘米 , 以免灼伤皮肤或惊醒患儿 。施灸时先灸中脘穴20分钟 , 后灸天枢穴20分钟 , 灸关元穴30~50分钟 。
【主治】小儿腹泻 。
方法七
【取穴】神阙 , 中脘 , 天枢 , 止泻 , 足三里 , 上巨虚 , 下巨虚 。
【灸法】用艾卷旋转温灸 , 以神阙穴为中心 , 向上下左右部位(中脘、天枢、止泻穴) , 每次施灸20~30分钟 。以局部皮肤发热发红有舒适感为度 , 每日2~3次 。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双侧取穴针刺 , 每日1~2次 , 每次取穴2~4个 , 交替进行 。可同时采用内关、公孙、大椎、曲池、脾俞、肾俞等备用穴对症施针 。
【主治】小儿腹泻 。
方法八
【取穴】关元 , 中脘 , 神阙 , 水分 , 足三里 , 肾俞 。
【灸法】取0.2厘米厚鲜姜数片 , 用针穿数孔 , 放置穴位上 , 再放上小艾炷施灸 。每次只选2~3个穴位 , 每穴灸5~7壮 , 每日或隔日1次 , 5次为1个疗程 。灸神阙穴时可在脐窝内纳人细盐 , 再放上生姜片 , 艾炷施灸 。
【主治】小儿腹泻 。
方法九
【小儿腹泻艾灸哪里效果最好?艾灸治疗穴位与方法】【取穴】关元 , 气海 , 神阙 , 命门 , 脾俞 , 肾俞 。
【灸法】用适量胡椒研末与鲜葱白共捣如膏 , 制成直径为1.5~2厘米大小的药饼数个 , 置于穴位上再放上小艾炷点燃施灸 , 每次选2~3个穴 。每穴施灸4~5壮 , 每日1次 , 5次为1个疗程 。施灸以患儿能耐受为度 。
【主治】小儿腹泻 。
方法十
【取穴】神阙 。
【灸法】取精白细盐适量 , 纳入脐窝(神阙) , 使与脐平 , 上置艾炷点燃灸之 。每次施灸3~15壮 , 艾炷如黄豆或半个枣核大 , 隔日1次 , 3次为1个疗程 。局部谨防灼伤 。也可施用隔盐艾卷温和灸法 , 每次施灸10~30分钟 。
【主治】小儿腹泻 。
方法十一
【取穴】天枢 , 关元 , 神阙 , 中脘 , 足三里 。
【灸法】取肉豆蔻、吴茱萸、炒小茴香各等份 , 共研为末 , 混匀 , 贮瓶备用 。灸治时取上药适量 , 与鲜葱白共捣如泥膏状 , 制成如5分硬币大的药饼数个 , 置于穴位上 , 再在药饼上放艾炷点燃施灸 。每次选用2~3个穴位 , 每穴每次施灸3~5壮 , 隔日1次 。施灸时艾炷不宜过大 , 如枣核或蚕豆大 。
【主治】小儿腹泻 。
方法十二
【取穴】神阙 。
【灸法】取香白芷、干姜各3克 , 共为细末 , 以蜜为膏 。先用白酒擦洗脐部 , 使局部微热 , 敷药膏于脐内 , 点燃艾条 , 灸熨膏上 。每日1次 , 10天为1个疗程 。
【主治】小儿腹泻 , 症见稀溏色绿者 。一般需2~3个疗程 。
方法十三
【取穴】主穴为神阙 。配穴为中脘 , 天枢(双) , 足三里(双) , 三阴交(双) , 百会 , 食窦(双) , 脾俞(双) , 肾俞(双) 。
【灸法】取灯心草1根 , 约10厘米长 , 蘸植物油并使之浸渍寸许 , 点燃灯芯之后 , 以灵捷而快速的动作 , 对准所选灸穴位直接点触于上爆灸 。一触即离去 , 并听到爆响“啪”之声 , 即告成功 。此称为1壮 。本法灸后局部皮肤稍微灼伤 , 偶然可引起小水疱 , 3~4天水疱自行吸收而消失 。注意灸治时要斜灸 , 不竖灸 , 神阙穴灸10~15下 , 配穴各灸3下 。
【主治】小儿腹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