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手法和注意事项
针刺是中医学宝库中的精粹之一,作为中医治疗的一种手段,它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病证 。其中,在治疗痛风方面,经临床实践,遵循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辨病,处方选穴恰当,针刺方法灵活,治疗时机适宜,尤其对痛风发作,甚至在预防痛风发作的前兆之时进行治疗都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
针刺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和恢复期患者,均有很好的疗效 。
(1)取穴:取穴所用尺度,并非一定的度量工具,而是依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不同部位,将其某两点之间的长度或宽度折成若干等寸,作为量度穴位的标准 。常用中指同身寸法,一夫法与折量寸法 。
①中指同身寸法 。是取患者中指第一指间关节与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头之间的一段距离当作1寸,称中指同身寸 。
②一夫法 。将四指相并,其四横指之宽度,称一夫或横指寸 。
③折量寸法 。根据身体胸、腹、肢体等不同部位或区域,将其中的一段即为该处的折量寸,称寸法或骨度法 。选定头、胸、腹、上肢和下肢等穴时,多用此法 。
(2)操作方法
①针刺角度 。是指进针时针体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 。其角度大小是根据腧穴所在的解剖特点和治疗要求而定 。一般为直刺、斜刺与平刺 。直刺:针体与皮肤表面呈900垂直刺入,适用于全身及四肢,尤其是肌肉丰厚的穴位 。斜刺:针体与皮肤表面呈450倾斜刺入 。适用于躯干及其有重要脏器的部位 。平刺:针体与皮肤表面呈150沿皮刺人,适用于皮肉浅薄及头部穴位 。
②深度 。是指针体刺人穴位的深浅 。一般以既有针感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 。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与针刺部位而定 。一般老年人、气血衰弱及小儿,宜浅刺;年轻力壮、体强形盛者,宜深刺 。形体瘦小者及头部、胸背部宜浅刺,四肢及臀部可适当深刺 。阳证、表证、新病者,宜浅刺;阴证、里证、久病者,宜深刺 。患者要取舒适体位,便于正确取穴操作 。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嘱患者不要移动体位,医生要正确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 。
③行针与得气 。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施行一定的手法,称行针 。患者自觉在针刺部位出现酸、胀、麻、重的感觉,操作者自觉针下有沉紧的感觉,称之得气或针感 。临床实践证明,针感的有无及强弱,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 。一般而言,得气迅速效果好,得气缓慢效果差,如无得气,则可能无效 。
④针刺补泻方法
●提插补泻 。针刺得气后,在穴位上将针上下提插,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者为补法;反之,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者为泻法 。
●捻转补泻 。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者为补法;反之,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较重者为泻法 。
●徐疾补泻 。进针慢、少捻转、出针快者为补法;反之,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者为泻法 。
●迎随补泻 。针刺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方向,顺经而刺为补;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方向,逆经而刺为泻 。
●开阖补泻 。出针后揉按针眼为补法;反之,出针时大摇针眼,不加按压为泻法 。
●呼吸补泻 。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
●平补平泻 。进针得气后,再均匀地提插捻转,而后出针为平补平泻 。
⑤留针与拔针
●留针 。留针是指进针得气后,施以补泻手法,将针留在穴位内,以加强针感和针刺的持续作用 。留针的时间长短,主要依病情而定,一般病症留针10~20分钟 。治疗一些慢性病、痹证及顽固性疾病,疼痛性、痉挛性疾病者,可以适当增加留针时间 。
●拔针 。针刺手法操作完毕,并达到留针目的后,即可拔针 。出针后,先以左手拇、食指用棉球按压在穴位针眼的皮肤上,以防出血,认真核对针数,以防遗留在患者身上 。
(3)注意事项
①当患者空腹、饥饿、过饱、大汗淋漓时,不可进行针刺治疗 。
②对首次针灸、体质虚弱者及针刺敏感穴位时,要慢速进针,缓慢轻柔捻针,禁用强刺激,防止发生意外 。
【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手法和注意事项】③针刺时应避开胸、颈、血管、神经等处 。如发生意外,要及时处理 。
推荐阅读
-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有哪些?急性肾功能不全怎样治疗?
- 15岁女生乳房不发育了该怎么治疗?15岁女孩胸部不发育什么原因?
- 高血压治疗中有哪些常见误区
- 如何治疗高血压
- 牛皮癣的治疗方法是怎样的?牛皮癣的预防方法是怎样的?
- 小孩子使用成年人药合适吗?小儿药物治疗有什么样的原则?
- 小儿腹泻怎么办呢?治疗小儿腹泻的偏方有哪些?
- 男人吃虾可补肾壮阳 这样吃治疗阳痿早泄
- 孕妇犯鼻炎怎么办?孕妇得了鼻炎如何治疗
- 新生儿鼻塞怎么治疗?治疗新生儿鼻塞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