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娱 无爆款扑街多,融创文化难撑又一个“迪士尼梦”( 二 )



如果只看过去几年的成绩 , 不客气地说整个融创文化的影视项目都是“乏善可陈”的 。 虽然通过多个收购计划集结了属于自己的影视、动画制作公司 , 但从结果来看并没有什么出彩之处 , 没有主控主投商业成功的代表作 , 反而是一堆口碑票房拉垮的电影动画占多数 。
孙喆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我们来说 , 单个片子没有那么重要 , 一部片子亏钱赚钱没那么重要 , 重要的是你的IP能不能立住 。 IP立住了 , 我们后续会有很多变现方式 , 乐园、地产、衍生、授权 , 我们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 ”
孙喆一或许是试图通过IP开发全产业链“讲故事”的方式给融创文化的价值充气 。 但这句话的逻辑未必无懈可击——IP的价值不完全体现在影视项目效益上是对的 , 但问题是票房本就是观众用付费投票的结果 , 代表了观众的喜爱程度 , 一部亏损的电影又何来后续IP开发的规模扩大效益?
没有在影视、动画阶段的爆红成功 , 后续的衍生、授权开发完全是空中楼阁而已 。
前赴后继要做“迪士尼” , 扯大旗扯不出IP影响力虽然发布会不发片单 , 高管一再强调的也是IP开发体系的能力 , 但在读娱君看来 , 影视作品爆款是现阶段融创文化最缺乏的东西 , 融创文化更需要超越“中规中矩”的爆款作品而非更多讲故事、扯大旗的“模式” 。
毕竟这是文化产业 , 不是炒概念卖地 , IP的价值来源于认同的观众有多少 , 而观众只能被真实的作品所带动 。
所以别看融创不发片单大谈模式 , 但实际上也在跑马圈地 , 赌下一个爆款 。 融创动画集结了程腾、李夏、袁智超、李智勇、木头、徐瀚Hans、KyleJefferson、李晓光等导演一大批工作室 , 显然是广撒网的模式 。

但读娱君心存疑问的是融创与这些导演工作室合作的细节和具体项目 。 毕竟在这次没有片单的发布会上 , 谁也不知道这些导演会拿出何种作品 , 会在赢家通吃的国产动画市场中取得何种成绩 , 会在未来哪一年“出货”——当年破天荒投资了13家动漫公司的彩条屋影业最终拿出了《哪吒》和《姜子牙》 , 但也不要忘了还有《凤凰》《大圣闹天宫》《深海》的无限跳票 , 以及《昨日青空》《妙先生》的口碑票房失利 。
如今到了2021年 , 融创的动画布局是广撒网小投入还是追求主控?如果是前者 , 后续IP开发和融创会有多大关系也是个疑问;如果是后者融创要同时操盘这么多导演工作室的项目难度势必更大 , 成本大概率更高 。
我们再回过头来谈“中国迪士尼” 。 万达、华谊、奥飞、华强方特……过去有大量影视文化公司扯出这面大旗 , 试图给自己公司的业务加上无限的想象力 。
大家把迪士尼当目标肯定是有理由的——迪士尼通过强大的IP建立了电影、电视、游戏、衍生品、主题乐园等线上线下产业链全面吸金 , 成为全球文娱产业巨头中的巨头 , 谁不想学?
但显然 , 大家都没学到位 。 万达搞文旅 , 2016年迪士尼落户上海时王健林号称“要让迪士尼二十年不盈利” , 结果是文旅帝国尚未建成就被打包出售 , 已建成的万达乐园也基本销声匿迹;华谊同样试图利用手中的电影IP进军实景娱乐 , 但其电影小镇项目大都成了周边地产商炒概念的工具 , 影响力有限;奥飞计划在36个月的时间内分三批建设50家“奥飞欢乐世界” , 公司业绩却是连年亏损 , IP全产业链也成了“全且弱”;华强方特是其中比较滋润的一家 , 步子也迈的最扎实 , 但公司过度依赖“熊出没”IP , 在影响力角度无法与迪士尼相提并论 。


话说回来 , 连迪士尼乐园本身也不是稳赚的 , 香港迪士尼2020财年亏损27亿港元 , 已连续六年录得亏损 , 当然美国迪士尼每年依旧收取高额专利费 , 无论乐园怎么亏迪士尼照样赚得盆满钵满 , 这或许也是华谊等公司进军实景娱乐采取轻资产模式的目标 。
在读娱君看来 , 国内所谓的IP实景娱乐商业模式是“卖房模式”而非迪士尼的IP娱乐体系模式 , 其本质是娱乐公司提供IP的地产文旅项目 , 青岛东方影都、华谊电影小镇几乎都有类似情况 , IP提供噱头 , 炒地卖房才是赚钱大头 。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 , IP授权后续开发的种种生意价值几何 , 决定性因素其实是IP本身的影响力——是迪士尼的先发优势 , 以及多年持续不断的推出迪斯尼动画、漫威电影、加勒比海盗等绝对头部影视作品建立起的IP影响力 , 这决定了其后续IP开发的价值扩大范围 。 而国内无论是华谊还是万达 , 虽然和迪士尼一样有上游产业能力 , 但产出的IP影响力则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