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中国 “百城百艺”动态呈现区域非遗传播活力 城市竞争“打榜”,只为非遗而“战”( 三 )


同时 ,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系列活动基于传播视角 , 可多途径扩展公众在非遗保护中的参与范围和参与度 。 刘强说:“通过项目的品牌化推进 , 进一步将非遗保护塑造为开放协作、充满活力的社会文化事业 , 传达人人皆可参与且参与其中可实现个人价值、普遍受益的信息 。 同时促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教育产业等与非遗传承、保护、研究机构的广泛合作 , 促进非遗资源的文化传播和协同创新 。 ”

截至2020年底 , 我国有1400余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2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在如此大好的发展环境下 , 我国的非遗保护事业已逐步向更为纵深、更为精细化的阶段迈进 。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 , 我们想通过充分发挥文化央企职能作用 , 从全媒体宣传、IP保护、文创开发等方面提供七大类28项服务 , 助力城市非遗传播及管理模式创新 。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强表示 , 从非遗传播视角发起“文旅中国百城百艺”系列活动 ,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在城市管理与非遗传承传播结合 , 利用互联网传播媒介优势和引流效用 , 挖掘地方非遗产业消费需求 , 推动地方非遗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等方面 , 无疑都是一次重要的实践 。 ”他说 。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定向监测和汇总 , 可获知社会公众对非遗的认知与需求 。 而非遗相关传播实践不仅能提高非遗在当代的可见度和影响力 , 还能通过强互动性的传播媒介 , 实时从点击、点赞、评论、在线交流中直接获知公众反馈 , 进而从中分析、确认公众对非遗保护整体及各门类各单项的认知程度、期待和需求等 。 这些都成为“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操作、运用所遵循的基本逻辑 。
同时 ,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系列活动基于传播视角 , 可多途径扩展公众在非遗保护中的参与范围和参与度 。 刘强说:“通过项目的品牌化推进 , 进一步将非遗保护塑造为开放协作、充满活力的社会文化事业 , 传达人人皆可参与且参与其中可实现个人价值、普遍受益的信息 。 同时促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教育产业等与非遗传承、保护、研究机构的广泛合作 , 促进非遗资源的文化传播和协同创新 。 ”
记者:薛帅
责编:李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