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评论 量产火箭,源于超大市场 卫星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于泽
【 长江评论|量产火箭,源于超大市场 | 卫星】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具备年产240颗以上小卫星设计产能的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建成,小卫星智能生产线生产的首颗卫星近日下线。此前,该基地年产20枚火箭的火箭产业园有4枚火箭正在进行最后的组装调试,其中一枚火箭近期将择机发射。
年产20枚火箭、240颗小卫星,这在我国历史上闻所未闻,即使是放在全世界,这样的产能也足以令人吃惊的。根据公开的全球航天发射统计,2020年全球一共才进行114次航天发射,其中美国44次、中国39次,分别位居年度发射次数排行榜冠亚军。考虑到中国正在宁波、北京、济南、铜川等多地建设航天产业基地,武汉的火箭和卫星产能意味着,未来中国的航天产业规模将爆炸式增长。
火箭和卫星看起来高大上,价格昂贵,但决不是那种可以生产出来放在货架上慢慢卖的奢侈品,而注定是以需定产、以销定产。年产20枚火箭、240颗小卫星,必定是有相关的火箭发射计划和星座组网需求。技术成熟,应用展开,需求就会只增不减,是稳定的增长。大规模的航天产业化,从武汉一地就可看出端倪。
航天产业化在中国的快步实现,再次显示了中国作为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优势。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经济总量与欧盟27国略同,而且还在较快增长中,对传统与新兴产业的需求都是旺盛的、刚性的。大约十年前,中国信息技术在世界上还不算领先,但如今中国互联网企业取得了与美国谷歌、脸书等比肩的地位。各种新技术、新产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愿意“尝鲜”的人,结果高昂的创新成本很容易被消化,创新成功的机会很大。
借助于这个超大市场,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不仅有成功的先例,而且展现出无限可能性。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14亿人口、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使中国正在成为创新的沃土,创新总有市场的先期追捧,各种“未来产业”在这里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
这种未来产业未必都是手机那样的终端消费品,但占据各种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被产业链需要,有助于各种上下游产业发展。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核心是火箭、小卫星总装,上游拉动一批航天机电、大数据、新材料等配套项目,下游将把卫星数据落地到物联网、无人驾驶等产业上。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经济体,全产业链又孕育着对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的旺盛需求,什么技术和产业都有市场,而且国内是“保底市场”,因为中国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今后中国将不是发射零星卫星,而是建立商业通信、导航增强、遥感监视、科学探测等各种星座。迎接创新的是浩瀚蓝海,没有一哄而上,只有万船齐发、各擅胜场。未来就是更大机会。
【编辑:付豪】
推荐阅读
- 大循环 淡水资源紧缺,为何不拦截长江和黄河自用,而是任其流入大海?
- TSMC 台积电公布最新技术进展:3nm明年量产 汽车、射频芯片制程也升级
- 跑男 郑恺7年跑男全勤100期,评论区大翻车,这届网友不好忽悠
- IT Rimac正式发布量产车Nevera:一辆1900马力的电动超跑
- Samsung 三星Galaxy Z Fold 3组件现已进入量产阶段
- 嘉宾们 拾光盛典发布嘉宾阵容线索,你能猜到嘉宾们是谁吗?评论区最热闹
- IT 风阻系数仅0.146 广汽埃安ENO.146将量产
- 姚译添 baby粉丝彻底激怒跑男导演?姚译添答应多给镜头后再遭网暴,他怒删评论
- Xiaomi 小米首发200W有线快充 量产机型会加大电池容量
- 奔跑吧 Angelababy宋雨琦因奔跑吧开撕,评论一面倒,ab路人缘真这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