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 “黑天鹅”袭击全球股市!A股将重回“熊市”?答案在这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近两个交易日 , A股表现的令人很不习惯 , 面对M股持续两天的调整 , 一反常态 , 表现的非常强势 , 完全丢掉了“跟跌不跟涨”的帽子 。
而且最近不仅M股持续调整 , 尤其纳斯达克指数更是开启了持续调整模式 , 而亚太股市当中 , 台湾股市最近两个交易日也表现得非常低迷 , 今天盘中更是创造了盘中最大跌幅 , 一天跌了1400多点 , 堪称惨烈 , 而造成台湾加权指数近期大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台湾11日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其中6例感染源不明 。 就连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负责人11日表示 , 台湾已进入社区感染阶段 。出于对疫情的担忧 , 短期出现了一波恐慌性杀跌 。
另外日本股市最近两天也杀跌非常严重 , 两天日本股指调整了1500点 , 欧洲股市最近也集体杀跌 , 不过面对欧M股市的调整和亚太股市的急跌 , A股完全不惧 , 继昨天低开高走表现抢眼之外 , 今天继续上演低开高走的戏码 , 市场赚钱效应不错 。
具体到题材层面 , 昨天调整明显的顺周期板块 , 今天卷土重来 , 重新领涨两市 , 游资介入比较深的医美概念今天也表现强势 , 除此之外 , 昨天表现不错的白酒、医药板块今天继续强势表现 , 机构继续加仓白酒和医药股 , 机构和游资同时发力 , 非常难得 , 看来资金都在等待3400点附近的低吸机会 , 而这两天在欧M股市杀跌的干扰下 , 指数都明显低开 , 正好给到了观望资金低吸的机会 。
而且从成交量来看 , 最近沪指和深成指都明显小幅放量 , 看来资金对于A股后市反弹还是相对乐观 , A股也难得硬气了一回 。
但是是不是只要资金不怂 , 我们疫情控制得好 , 经济恢复 , 整体估值不高 , A股走势就一直能走强?
什么现在全球资本市场都在下跌 , 当下全球资本市场讨论最多的是通货膨胀预期1、首先 , 现在这轮通货膨胀主要是外围持续的大放水 , 引发了市场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担忧 , 特别是像M国去年3月份1.9万亿M元的大放水 , 刚刚又通过了2.3亿M元的大放水 , 这种大放水之后 , M国基民竟然不干活了 , 导致其通货膨胀持续的反弹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M国通货膨胀关我们什么事?很多人会出现这种问题 , 其实最主要的是 , 全球货币流通结算是以M元来结算 , 而且外资还能够在买入全球资本市场的股票 , 他们会通过借鉴性的流入到其他发达地区 , 的话 , 这些热钱就会流入到新兴市场 , 就会影响到新兴市场的通货膨胀 。
2、以大宗商品价格暴涨 , 以及M国国债收益率的持续拉升 , 让全球资本市场看到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 , 从而对货币缩减做出了提前的研判 , 股票市场是一个风险类的产品 , 所以一旦通货膨胀风险类的股市就会下跌 。
3、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反弹上涨 , 前期资金持续炒作的是一些以科技股为主的资本涨价 , 而国内市场主要是以高价股为炒作逻辑 , 这样的话 , 一旦通货膨胀预期上升 , 这些热钱就会流向更加安全的通货膨胀 , 上升预期的避险类品种 , 比如大宗商品 , 债券 , 粮食 , 固收产品 。
4、所以大家一看 , 来以上3点就会明白 , 为什么现在全球最关注的是通货膨胀预期?而现在很多新兴市场的股市却出现了崩盘 , 特别是像今天加权指数 , 以及最近两天跌幅较猛的日均指数 , 恒生指数 , 这种连续崩盘式的下跌 , 国内市场有着密切千丝万缕的联系 , 何况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跟跌不跟涨的这种毛病 , 所以外围市场持续的下跌 , 恐怕会连续到A股市场的恐慌 。
答案也在这里1、但很多人也知道 , 我们今年A股开盘以来 , 特别是在春节之后 , 咱们A股是主动性地先下跌 , 并没有跟外围市场一样持续的反弹 , 所以这一点我们提前做出了反应 , 提前压制指数和各大高估值高位股票 , 最大力度的防止外围市场崩盘带来的连锁反应 。 所以从各种准备工作来看 , 我们似乎已经具备了抗压的能力 , 只不过外围市场如果出现连续性的崩盘杀跌 , 特别是跌幅超过5%以上的崩盘下跌的话 , 这或多或少也会影响到咱们A股的开盘数据 , 但咱们A股不会像外围市场一样在顶部形成崩盘式的暴跌!这一点大家就可以放心了 。
推荐阅读
- 交付 沉了!这艘刚交付的“新”船只跑了3次!船东将遭起诉和高额索赔
- 速度 宇宙中比光速更快的四种“速度”,你都知道几个
- 云南花25亿建“假古镇”,如今遭人“嫌弃”,当地人:不会再去
- 早盘 6月3号复盘,明天这只股票会大涨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太空飞行 鱿鱼宝宝和“水熊”将成为美国宇航局最新的微型宇航员
- 外延片 “江西造”登陆火星!
- 主播 闻“象”而动的直播歪风必须狠刹
- 古镇 四川一“避暑古镇”火了,距成都仅22公里,游客:来得值
- 伺服 “窝工”技术又双叒叕助力中国“太空首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