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 芯片制造的原材料,国产巨头打破海外垄断,一年吸金超18亿

白银 芯片制造的原材料,国产巨头打破海外垄断,一年吸金超18亿

文章图片

白银 芯片制造的原材料,国产巨头打破海外垄断,一年吸金超18亿

文章图片

白银 芯片制造的原材料,国产巨头打破海外垄断,一年吸金超18亿

文章图片


2020年下半年以来 , 全球芯片短缺的状况逐渐加剧 。 极寒天气、地质灾害等不可抗力加重了芯片紧缺的情况 。

这种供不应求的现状 , 一方面是因为上游供应短缺 , 而供应的短缺就要归结为芯片制造商产能不足 。

再往上溯源 , 就联系到了芯片制造的原材料的短缺 。 芯片的原材料是硅片 , 与芯片制造有精度高低一样 , 硅片也有高端和低端之分 。
目前来看 , 大尺寸300mm的硅片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PC、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领域 。 而200mm硅片的主要终端应用为汽车电子、物联网和工业电子等领域 。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不断发展 , 未来300mm将成主流尺寸 。 不过 , 在2018年之前 , 300mm硅片的国产化率几乎为零 。
值得欣慰的是 , 在2018年 , 一家国产巨头打破了海外垄断 , 这家公司正是沪硅产业 。 笔者了解到 , 沪硅产业子公司新昇成功实现了300mm硅片的规模化销售 。

这令沪硅产业成为为数不多的 , 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半导体硅片企业 。
4月27日 , 沪硅产业公布2020年业绩报告 。 财报显示 , 沪硅产业在2020年实现营收超18亿元 , 相比2019年实现了21.36%的增长 。
归母净利润为8707.08万元 。 不要小看沪硅产业的净利润 , 这可是公司在连亏四年后 , 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

而沪硅产业之所以会连亏4年 , 这一点也能理解 , 毕竟半导体是个烧钱的行业 , 尤其是对于基础薄弱的我国而言 , 长期亏损几乎是常态也是必须接受的现实 。
不过 , 只要拿钱把行业壁垒砸破 , 企业就能够扭亏为盈 , 重塑自己的技术护城河 , 沪硅产业正是如此 。
笔者认为 , 沪硅产业能走到如今 , 不单单依靠烧钱 , 更依赖烧钱的过程中 , 企业的战略部署 。 一个是战略性收购 , 另一个就是产品线的丰富 。

2015年成立后 , 沪硅产业就通过并购、投资以及国际合作等方式实现外增长 。
这是短时间内 , 技术型企业实现突破的“捷径” , 除了沪硅产业之外 , 还有很多外国企业采取了类似的扩张手段 。
在投资、并购的同时 , 沪硅产业利用多个平台的优势 , 将产品线丰富起来 。
得益于传统应用和新兴应用的双重增长 , 沪硅产业的200mm及以下半导体硅片 , 和300mm硅片的销售量均有明显提升 。

此外 , 沪硅产业的长期的高额研发投入 , 以及对技术人才的重视 , 也是公司业绩越来越出色的重要原因 。
据笔者了解 , 2016年至2018年 , 沪硅产业的研发支出占比都保持在10%左右 , 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 , 沪硅产业以及控股子公司已经掌握340项已获授权的专利 。
除了在研发投入上毫不吝啬之外 , 沪硅产业还为技术人才开出高薪 , 激励人才为企业创造价值 。
笔者相信 , 在沪硅产业及整个中国半导体领域的共同努力下 , 国产芯片崛起有望 。
【白银|芯片制造的原材料,国产巨头打破海外垄断,一年吸金超18亿】文/谛林审核/子扬 校正/知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