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来了!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庞大工程
中国空间站来了!
2021年4月29日,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拉开建造大幕。
除了“天和”这个空间站的核心舱段,未来两年内还将接续实施10次飞行任务,用太空“拼积木”的形式,完成太空母港“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最终实现我国载人航天第三步战略目标。这其中,包括两个实验舱、四艘载人飞船和四艘货运飞船的发射,每一次对于中国空间站建造而言都是一个进阶。
空间站建造是一个庞大工程,最显性也最受瞩目无疑是空间站系统,但也离不开火箭、货船、载人飞船、光学舱、发射场、航天员等系统的完美配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个庞大工程的重要成员。
一
空间站系统:T字型构筑安全舒适“太空之家”
空间站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满足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工作以及地面航天员寻访的载人航天器,是当今航天领域科学技术成果的集大成者。
中国的空间站系统,其实就是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组成的航天器,也就是长期运营的T字型空间站。
其中,“天和”核心舱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22.5吨,是未来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天和”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支持开展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我国目前研制的最大的航天器。
中国航天“以人为本”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天和核心舱在设计上来了一次大突破,航天员工作生活的空间约50立方米,未来加上问天、梦天两个实验舱后,整体能够达到110立方米。
不仅空间大,航天员在空间站的补给也是相当给力。
文章插图
天和核心舱
此前,我国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高纪录是33天,航天员生存所必需的水和氧气由航天器直接送入太空。这次不一样了,空间站设计了完整的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这个系统有多牛?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会通过冷凝水方式回收,排泄的尿液也会回收净化,重新作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使用。不仅是水,氧气也不缺了,电解制氧时产生的氢气与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将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氧气,让航天员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大口呼吸。在这里随便驻留小半年都不是什么难事了。
空间大了,也就可以携带更多秘密武器了。
生物学、材料科学、基础物理、微重力、流体等类别相关的科学研究实验设施一应俱全。据透露,空间站上将部署10余个先进科学实验柜、舱外载荷安装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这些充足的空间科学实验条件,将一举解决大规模空间应用问题。
二
运载火箭系统:“三箭客”搭建“天地运输走廊”
空间站的每一个舱段,以及货物运输系统和运载航天员的飞船,要想进入太空完成拼接,都离不开火箭这一运载工具。
就拿这次发射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来说,这是一枚专门为空间站三个舱段打造的专属火箭。它拥有我国最大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该火箭于2020年5月首飞成功。长五B火箭还是我国首型“一级半”火箭,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尤其善于短跑,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22吨,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力士”。
文章插图
长征五号B火箭
负责给空间站运送补给的天舟货运飞船,则由细长的长征七号担当。
这型火箭也是专门为我国货运飞船,研制的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的中型运载火箭。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总长53.1米,芯级直径3.35米,捆绑4个2.25米的助推器,起飞质量约597吨。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序幕。2017年4月20日晚,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最快在今年5月份,长征七号将择机发射天舟二号,为天和核心舱送去第一批补给。
在中国长征家族火箭中,安全系数最高的一型火箭非“长征二号F”了。它承担着为空间站运送航天员的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它的发射地点与长五B和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不同,一直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与其他火箭相比,长征二号F火箭增加了2个新系统,即逃逸系统和故障检测处理系统。火箭全长58.34米,起飞重量479.8吨。火箭芯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整流罩最大直径3.8米。火箭最大截面直径10.2米。
推荐阅读
- 理论 黑洞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形成的,一起来认识下吧
- 约瑟夫·拜登 非要跟中国较量?美国疯狂印钞6万亿,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贝尔 陈赫李诞凭一己之力,将芒果王综拉下水,调侃收视不好建议贝尔来
- 中国人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言论引争议
- 古镇 四川一“避暑古镇”火了,距成都仅22公里,游客:来得值
- 诚实 中国首位女宇航员,为何返回后就没露面?原来一直在背后作奉献
- 伺服 “窝工”技术又双叒叕助力中国“太空首单”
- 研制 好消息中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进步,有望彻底打破西方垄断
- 中国经济网 航天工程董事长唐国宏辞职 姜从斌接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