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 碳中和搅热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加速绿色转型

采访人员吴黎华高伟
领导人气候峰会召开在即 , 碳达峰、碳中和再度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 采访人员从多方获悉 ,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正快速推进 , 相关的金融支持工具和交易市场也在完善中 , 不少上市公司正在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进行绿色低碳转型 。
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快速推进
自去年9月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 , 各部委和地方正在紧锣密鼓出台政策 , 制定目标与具体规划 , 相关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正在快速构建中 。
4月19日 ,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 , 发改委将全面把握和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 , 抓紧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 ,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分行业分领域实施方案 , 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 。
【经济参考报|碳中和搅热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加速绿色转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规模庞大的投资 , 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 。 中金公司预计 , 为达到碳达峰 , 2021年至2030年中国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约为2.2万亿元/年 , 而2031年至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约为3.9万亿元/年 。
央行行长易纲日前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时表示 , 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 。 他透露 , 未来央行将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 , 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 。 正研究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 也正在研究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的业绩评价体系 。
与此同时 , 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金融工具和相关交易市场也正在积极准备中 。 4月19日 , 广州期货交易所揭牌仪式举行 。 作为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将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 。 易纲日前表示 , 预计今年6月底 , 中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运营 。 相关部门正在就管理条例征求意见 , 提出要逐步扩大碳排放配额的有偿分配比例 , 金融管理部门将配合相关部门参与碳市场的管理 。
央企层面 , 4月16日 , 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 , 将指导中央企业认真编制实施绿色发展规划 , 把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真正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 加快实现转型升级 ,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贡献国资央企的力量 。 今年3月1日 , 国家电网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 这是首个央企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 。
地方层面 ,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全国首个省级碳中和推广方案 , 提出到2022年建成四川省碳中和创新服务平台 , 到2025年初步构建起对接国际标准、符合国家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碳中和政策标准体系和支撑服务体系 。 此外 , 多个省份也将碳达峰、碳中和列为重点工作 , 上海和海南都提出要在2025年提前实现碳达峰 , 江苏和广东计划在全国目标之前率先实现碳达峰 。
上市公司绿色低碳转型提速
伴随着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构建的推进 ,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资本市场关注焦点 , 上市公司纷纷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 并布局相关赛道 。
在工业和电力领域 , 绿色和低碳转型正在加速推进 。 正在编制的《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已形成修改完善稿 , 初步确定行业达峰目标和重点任务;《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在征求行业协会和企业意见 , 该方案初步提出 , 到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 。
1月20日 , 全球最大钢铁企业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公布其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力争2023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 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 , 2035年力争减碳30% , 2050年实现“碳中和” 。 3月12日 , 河钢集团发布低碳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 提出2022年实现碳达峰 , 2025年实现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10%以上 , 2030年实现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以上 , 2050年实现碳中和 。
布局绿色氢能成为不少上市公司近期的主要谋划 。 中国石化制定氢能产业行动计划总体目标 , 努力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国内煤基新材料龙头宝丰能源也宣布 , 已布局200MW光伏发电及年产1.6亿标方绿氢项目 。 中信证券研究认为 , 在碳中和战略的指引下 , 补充“绿氢”是煤化工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 飞龙股份、诚志股份等上市公司21日也分别在互动易平台介绍了公司氢能项目布局情况 。
可再生能源方面 , 伴随着光伏发电进入增长快车道 , 龙头企业正在加速布局 。 今年以来 , 光伏巨头隆基股份不断拓展光伏+的全新应用场景 , 先是入股森特股份 , 布局光伏建筑一体化市场 , 不久后又与朱雀投资合作进入制氢领域 。 4月20日晚间 , 隆基股份公布第一季度净利润25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34%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