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wei 为什么华为不造“华为汽车”?

检验华为自动驾驶能力的量产成果终于落地 。4月17日 , 北汽新能源搭载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落地的首款量产车型极狐阿尔法S上市 。科技公司已经在智能汽车赛道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 今年来 , 百度、小米、滴滴先后官宣变身整车制造商 。
访问:
【Huawei|为什么华为不造“华为汽车”?】华为商城Huawei 为什么华为不造“华为汽车”?
文章图片

文|顾凌宇 编辑 | 谢丽容
此时 , 在智能车系统领域布局多年 , 且综合实力强大的华为要不要宣布造车 , 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 即便华为官方在多个渠道多次重申华为不造车 , 但外界普遍对这样的表态持怀疑态度 。
数天前举行的分析师大会上 , 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 , 只帮助车企造好车 。
重注智能汽车 , 目前看来却只做一级供应商 , 华为在想什么?
01 
先卖全栈能力给车厂?
在当前可落地的智能汽车量产成果上 , “智能座舱”和 “自动驾驶”是竞争的两条主线 。
以阿尔法S为例 , 该款车搭载了华为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 包括计算与通讯架构 ,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服务 , 以及激光雷达、AR HUD在内的30个以上智能化部件 。
华为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箐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 华为提供三种高阶自动驾驶模式:
一是目前仅限北上广深开放的NCA模式 , 车内预制高精地图 , 用户只需要在地图中输入目的地 , 然后通过车辆的巡航拨杆 , 可一键开启此功能;
二是ICA+ 模式 , 这种模式无高精度地图 , 该模式具备自我学习能力 , 但无法实现点对点自动驾驶;
三是 ICA 模式 , 这种模式类似于特斯拉 Autopilot , 可以在驾驶员保持注意力的情况下 , 实现驾驶辅助功能 。
从NCA到ICA , 三种模式 , 可以简单理解为 , 自动驾驶的能力从最高到最低 。
“华为自动驾驶能够在市区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称 , “这不比特斯拉差 。”
然而 , 与特斯拉的整车制造和智能化技术均采用全套自研不同 , 华为至少目前将自己定义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 。
也就是说 , 华为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类似特斯拉 , 推出华为牌汽车 。目前华为想做的 , 更确切的表达方式是:希望车企能采用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全套解决方案 。
为车企提供智能解决方案 , 这样的战略在华为内部早就已经开始重兵部署 , 其他几大巨头 , 如阿里、腾讯等科技公司 , 也早在前几年就开始用不同姿势部署这个市场 , 比如 , 腾讯的优势产品是微信 , 腾讯将微信的能力导入到智能汽车的操作系统中 。
中国车市已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 , 智能网联被认为是跳出目前竞争困境的新利润极 。
具体而言 , 华为自动驾驶在体验上称可达到 L4 级别(完全自动驾驶) , 但在法律上是 L2(驾驶辅助) 。二者的区别是责任主体还是驾驶员 。L4当下还受限于法规和场景的应用却作为智能汽车的标配 , 成为溢价关键 。
智能电动车领域的新势力小鹏汽车的一线运营管理人员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今年开始 , 消费者对智能网联功能的在意程度有了质的提升 。
他判断 , 这个市场的需求推高了竞争层次 。完全自动驾驶这种功能 , 即便现在用不上 , 但是车辆上市时就得具备这些能力 , 否则没有卖点 , “卖不出去 , 还谈什么竞争?”
华为目前已经初步具备“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全栈智能能力 , 涉及芯片、操作系统、语音、地图、云计算、大数据、车路协同、自动驾驶 , 甚至包括未来软件的迭代升级和云端数据训练 。
在智能电动车领域 , 所谓“全栈”的智能能力 , 可以简单理解为掌握所有环节研发或控盘能力 , 包括底层到应用层 , 能独立形成系统闭环 。
在科技公司中 , “全栈”是华为的优势 。但这些事情不能只靠华为自己来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