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派 77家药企查账:假发票、假会议、假调研 ,“销售费用”的秘密在这里!( 二 )


医药产业专家、鼎臣咨询创始人史立臣向记者解释到 , 创新药上市一般需要大量资金 , 导致刚上市时该产品的销售费用甚至可能高于营收 。 “新产品上市的前两年 , 企业一般不考虑利润 , 而是想着尽快把市场铺开 。 ”
由于创新药需要学术推广 , 销售费用一般而言会比仿制药更高 。 不过 , 值得注意的是 , 实际上 , 恒瑞的营收也并非完全由创新药贡献 。 从2019年的年报来看 , 在恒瑞232亿元的营收中 , 由抗肿瘤产品贡献的只有105亿 , 另有将近一半来自麻醉、造影剂等 。 这类器械、仿制药在市场推广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 为了提升销量和市占率 , 药企们必然要依仗着销售的大力推广 , 这也为“行贿回扣”“带金销售”等畸形模式埋下了隐患 。
就在去年的4月份 , 恒瑞医药被曝出了“行贿门”丑闻 。 根据相关判决书 ,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原麻醉科主任雷李培 , 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医药代表财务 , 以及在药品、医疗器械及耗材的引进和使用过程中收受回扣 , 而恒瑞医药的全资子公司(并入上市公司年报)江苏新晨医药有限公司就是主要行贿方之一 。
此外 , 主打中药注射剂的步长制药去年的销售费用同样达到了80亿元 。 2016年-2018年 , 步长制药的销售费一直居高不下 , 分别达到68.5亿元、82.87亿元、80.36亿元 , 分别占据营业收入的55.6%、59.77%和58.81% 。 其“轻研发重销售”的毛病也受到了诟病 , 2020年 , 步长制药的研发投入只有5亿元 。
中国的药企销售费用为何这么高?史立臣告诉记者 , 这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 。 “国内市场跟国外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市场面积太大 , 市场层级深 , 药品从城市到区县再下沉到农村 , 从医院到院外 , 这中间需要耗费较大的销售力量 。 ”
医药反腐还需攻克哪些难题?
“中国有5000家医药企业 , 有自建销售队伍的在10%不到 , 绝大多数企业依靠的还是各地的代理商和经销商来做 。 ”史立臣表示 。
2017年年初 , 为降低药品虚高 , 减少中间代理商流通商的层层加价 , “两票制”开始推开 , 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 , 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再开一次发票的方式 。
不过 , 记者梳理发现 , 在A股已经公布销售费用的150家药企中 , 与2017年实施“两票制”前相比 , 仍有137家药企的销售费用不增反降 。 增长超过10亿元的包括了上海医药、复星医药、国药现代、国药一致、以岭药业 、中恒集团 、东阳光、华润双鹤等 。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对此 ,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 在实施两票制前 , 制药企业将药品直接以低价销售给了医药公司 , 由医药商业公司来过票 , 而现在药品出厂往往选择“高开”模式 , 将销售费用等全部算到出厂价上 , 这种高开模式意味着企业要缴纳高额税收 , 因此部分企业通过借助第三方服务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方式来消化这一部分的税收负担 。 同时 , 药品流通环节的回扣、返利等销售费用不能再通过多开发票来实现 , 许多药企可能通过调研费、会议费、营销费等名义来开具虚假发票入账 。
而随着财政部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公布 , 藏着居高不下的销售费用背后的“猫腻”也引发了关注 。 自2019年6月财务部宣布加强药企税务监管以来 , 不少涉及虚假销售费用、虚开发票、偷税漏税的企业也付出了代价 。 除了此次的多部委联合调查 , 各地税务局也开始严查药企税务 。 近日 , 据官方账号“平安陆河”消息 , 由于涉及虚开增值税发票金额约1.3亿人民币 , 陆河一医药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被带走调查 。
财政部方面表示 , 此次77家医药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是财政部和医保局首次尝试的财会监督联合检查 , 如果今年还将进行相应的检查 , 会第一时间通知 。
而在监管部门的集中亮剑下 , 对比2019年 , 2020年已披露年报的150家医药企业中 , 有75家销售费用下降了 , 占比达到了一半 , 效果初步显示 。
史立臣表示 , 除了联合执法 , 治理医药商业腐败还需要综合手段 。 从供给端来看 , 同质化的产品较多 , 质量难以形成区别 , 药企只能通过砸钱营销的方式抢占市场 , 政策层面应该更加引导鼓励创新和研发 , 从医院端来看 , 要大力提升医生的诊疗收入 , 进而缓解回扣的等腐败问题 。 同时 , 要提高医保谈判药品、带量采购药品的配备率 , 落实采购量 , 减少非中标品种灰色操作的空间 。 而对于药企而言 , 想要把销售费用降下去 , 还要善于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 , 做好专业化分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