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 林毅夫:未来15年中国GDP有年均增长8%的潜力,但不必全部释放( 二 )


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也备受瞩目 。 对此 , 黄益平表示 ,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稳健推进金融开放 , 但同时要平衡开放和稳定之间的关系 。
在他看来 , 过去金融改革搞了40年 , 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第一是规模比较大 , 第二是政府干预比较多 , 第三是监管比较弱 。 “这些问题将来慢慢改变 , 才有可能在中国打造一艘世界型的经济大船 。 ”
此外 , 黄益平还就反垄断相关问题作出了分析解读 。 他认为 , 反垄断是有必要的 , 如果平台凭借规模、信息不对称等优势 , 对消费者、竞争者做一些不公正的行为 , 这是值得关注且需要采取措施的 。
如何实现碳中和、碳减排目标?随着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时间路线图 , 当前我国距离实现碳达峰目标已不足10年 , 从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目标仅有30年左右 , 可谓时间紧、难度大、任务重 ,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 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北大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徐晋涛认为 , 要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 中国一定要经历非常剧烈的增长模式的转变 , 而要想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变 , 在经济结构上必须有非常大的变化 。
第一个是能源结构的变化 。 “我们太依赖煤了 , 所有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利益结构 , 都跟煤高度相关 , 真的要把煤减到20%-30% , 难度非常大 。 ”徐晋涛表示 , 然而现在国家建立统一的电力市场 , 同时又发展分布式能源 , 总的来说能源政策日益灵活 , 大幅度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还是现实的 。
第二个结构是碳中和 , 把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 徐晋涛认为 , 中国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 , 这在发展中国家是独一份 。 中国的森林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 现在中国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跟工业减排放在一起综合考虑 , 使我们气候行动的工具选择更为丰富 , 会大大降低全社会的减碳成本 。
第三个是政策体系的变化 。 徐晋涛表示 , 过去搞环保 , 主要依赖行政性手段 , 虽然短期内见效快 , 但是社会成本特别高 , 也特别容易反弹 。 一方面要发展经济 , 另一方面又要环保 , 二者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 要想降低这对矛盾 , 最重要的手段是用好经济政策 , 因为经济政策的社会成本最低 , 更可持续 , 反弹也相对较少 。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庄贵阳曾表示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 , 不能只依靠节能提效带来的能源需求降低 , 也不能只依靠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的能源电力部门脱碳 , 而必须依靠各经济部门和各能源行业的全面努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