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小讲堂 中国南海一荒岛,藏着这400年前珍贵历史,126毫米的淤泥解开了谜底( 二 )



关于野牛的来源 , 早已记载着不同版本的传说故事除了这样的科学探索之外 , 在世代生活在南海的渔民群 , 关于东岛的野生牛群 , 也一直有不同版本的传说记载 。 最早的版本 , 可追溯到汉代 , 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南沙时 , 所留下的黄牛 。 也有人认为是清末的时候 , 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所放养的 。 而到了二战时期 , 霸占了西沙群岛的日军 , 也可能劫掠了大陆的黄牛放到海岛上 , 作为补给......

但这些版本 , 更多是口口相传的美谈与野史故事 , 如今孙立广教授的126毫米长的沉积柱 , 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人们 , “野牛”登岛时间 , 锁定在1650年前后 , 这与清明时期王朝交替的战乱时间点不谋而合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西沙东岛的野牛群 , 至少有这样远久历史故事 。

从生物学特性的角度来判别这些“野牛” , 同样很有意思尽管 , 东岛不大 , 牛群的数目大约在400头左右 。 但它们 , 在生物学上 , 也呈现出很多有趣的研究方向 。 比如 , 这些野牛群 , 其实可细化出两大群类:一群野性十足 , 警惕性极高 , 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就会迅速奔跑逃离人们的视线范围内 , 很显然它们怕见到陌生的人类 。

还有一群 , 就显得比较亲近家养的黄牛 , 不仅有公有母、大小不一 , 可因为早已多年不事劳作了 , 体格也极其矮小 , 比如公牛的高度甚至连1米都没有 。 如今更进化出厚厚的皮肤 , 用以抵御丛林中的多刺植物!而随着种群的繁衍 , 这些牛群毛色多为棕黄色 , 与海南岛的家养的黄牛有一样的特性——耐潮湿抗炎热 。

而对于很多生物环境学家来说 , 这同样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样本 。 东岛的“野牛群” , 如何在如此隔离的环境下 , 规避了近亲繁殖的伤害 , 并进一步稳定其遗传特性 , 最终实现种群的扩大 ,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
其次 , 家养的动物 , 如何在短短时间内 , 实现从驯化——野化的逆过程 。 这对于很多濒临灭绝动物 , 经由人工保护 , 在重新放养回严酷的环境中 , 重新获得应付新环境的种群生存技能 。 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课题 , 特别是家养的黄牛 , 如何克服环境的突然变化与刺激 , 避免了大量个体在环境适应过程中的种群灭绝风险 , 还能进化出适应环境的“野性”遗传机理 。 比如学会了群居、善于奔跑 , 甚至如今还会躲避人类的骚扰等等活命技能 , 也是相当有趣的 。

从西沙群岛的牛粪研究 , 人们不仅读懂了历史过去 , 在祖国的神奇海岛上发生的故事 。 从科学上 , 也看到了人与自然相处 , 每一个物种之间 , 其实有更多的相处方式 。 如何让它们重新野化 , 找回自己独特的物种空间 , 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