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 3月31日6时4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3月31日6时4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高分十二号02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64次航天飞行。 ——新华网
文章插图
▲ 图为3月28日拍摄的“中国天眼”。新华社采访人员 欧东衢摄 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 本着开放天空的原则,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31日零点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发出邀约,征集观测申请。 所有国外申请项目统一参加评审,评审结果将于7月20日公布,观测时间将从8月开始。 “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自2020年1月对国内开放运行以来,这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运行稳定可靠,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并在快速射电暴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人民日报》
3月29日,我国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大直径海底高铁隧道——汕汕高铁汕头湾海底隧道“永平号”盾构机开始掘进,开启2169米的汕头湾“穿越之旅”。 汕头湾海底隧道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汕头湾内,是汕汕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9191米,其中穿越汕头湾海底段2169米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机刀盘开挖直径14.57米,是目前最大直径高铁海底盾构隧道。 ——《科技日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吴忠庆课题组王文忠博士与合作者研究发现,下地幔最大的低速异常体可能起源于地球早期岩浆海演化。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这将对理解地球深部结构、层圈相互作用和内部挥发分的迁移与作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他们认为,早期岩浆演化形成的含三价铁布里奇曼石,分解成极度富三价铁布里奇曼石,很可能导致大型低剪切波速省的形成。
——《中国科学报》
文章插图
▲ 工业微藻基因组中冗余片段被删除示意图 刘阳供图
3月22日,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由该所单细胞中心徐健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工业微藻染色体大片段精准切除技术,为藻类底盘细胞的开发打开了大门。相关成果发表在《植物学期刊》上。徐健表示,此次研发的染色体大片段切除技术,将推动以微拟球藻为光驱的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的发展。
——《科技日报》
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俄国内最大的自动服务机器人制造商Promobot为人形机器人研制出了“活生生”的眼睛、柔软的皮肤和头发,使得人形机器人拥有了逼真的外观,可以假乱真。切戈达耶夫表示,人形机器人的皮肤由硅胶制成,这是目前机器人使用寿命、环保性、耐久性、弹性和质量方面的最佳解决方案。研究人员称,研究人形机器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创建一个界面,人们可以通过该界面在情绪、情商层面与机器人进行沟通,以便其识别面部及表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