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雷西博到“中国天眼”上海科普大讲坛第160讲解读“巨人的梦想”
文章插图
新民晚报讯(采访人员 马亚宁)有着“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3月31日将正式对全世界科学家开放,这台位于贵州平塘县大窝函的国之重器从预制到完成用了整整27年的时间,更是凝聚了近百名科学家的心血与付出。今天,上海科普大讲坛2021年线下首讲邀请FAST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来到现场给上海的科普迷们介绍了这台举世瞩目的大工程和射电天文学的故事。
李菂一直从事射电天文研究,也曾参与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探测。这台曾是“世界第一”的大装置于2020年12月1日坍塌,悲剧性地离开了历史舞台,但它在人类天文探索史上留下的科学发现和宝贵经验,值得被永远铭记和思考。李菂首先从阿雷西博走过的57载历程开始讲起。阿雷西博的诞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作为美苏冷战、大国博弈的产物,其最初为美国军方项目,由康奈尔大学William·E·Gordon(威廉·E·戈登)于20世纪60年代主持设计,希望通过研究电离层以理解雷达探测,而雷达也正是阿雷西博早期探测最成功的领域。当然除了冷战产物外,它也是美国希望展现给全世界对未来天文探索的雄心和计划。为更好地进行空间研究,阿雷西博在建造过程中边建边改,比如把抛物面改成球面,扩大天线直径等,使望远镜能接收更大角度范围的天体射波,也能观测到更多的分子谱线。随着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升级,阿雷西博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水星自转、双中子星等一系列发现在天文探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阿雷西博虽然已成为过去式,但其周边仍保留有观测站和大量的科学成果,李菂如今也带领团队投入到“中国天眼”的观测研究中来。在讲座中,他详细向大家介绍了与阿雷西博相比,FAST的独特与创新之处,比如FAST由4000多个主动反射单元构成,可获取不同区域的信号,而阿雷西博不能转动,只能借助改变天线馈源的位置,扫描天空中的某个特定区域。
如今FAST已进入正常的调试运行,也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首颗脉冲星的发现带来了宇宙深处的声音,“多科学目标漂移扫描巡天(CRAFTS)”发现新高色散快速射电暴……FAST的终极目标是改变人类的宇宙观,围绕其自身的5大既定科学目标和包括快速射电暴和系外行星的射电探测在内的新兴前沿,它的尝试或许也才刚刚开始。“无论是阿雷西博已取得的成就,还是FAST刚开始的努力,这些都代表着我们这颗行星绚烂的希望。”李菂在讲座最后这样总结到。
首场讲座报告厅座无虚席,李菂生动的报告也引起观众阵阵掌声。在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李菂认真解答了观众的提问。他说,FAST的建成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科研能力,也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天文素养,无论是阿雷西博还是FAST都是带有一定科学幻想的想法。“当我们真的去做时,就把科幻变成了现实,希望在场的年轻一代可以继续探索,勇于去尝试那些看起来完不成的事。”
【从阿雷西博到“中国天眼”上海科普大讲坛第160讲解读“巨人的梦想”】上海科普大讲坛由上海市科委指导,上海科技馆主办,上海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上海科普发展教育基金会支持。目前已举办159场,邀请到340多位海内外科学家进行精彩演讲,逾三万名听众到现场聆听。大讲坛将继续利用科学传播的新技术新趋势,通过哔哩哔哩和东方网两大直播平台,为更多观众呈现前沿的优质科学知识。
推荐阅读
- 中国经济网 航天工程董事长唐国宏辞职 姜从斌接棒
- 开心麻花 沈腾:从“主演”沦为“客串”,醉心综艺的他
- 最新消息 象群走出昆明密林在田间踩踏:现场可见有9头 正从山坳里引出
- 日不落酒店 沈腾:从“主演”沦为“客串”,醉心综艺的他,总算是有觉悟了
- 办公室 得知礼物不慎送错人时,杨紫下意识反应太好笑,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 经济参考报 跨境电商应从“挣快钱”转向精品战略
- 中国卫星 凌晨传来好消息!
- 为啥从电影院出来感觉那么累
- 太阳系 地球拥有“130亿亿”吨水,这么多的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 火箭少女 从火箭少女看R1SE,毕业后成员资源大不同,“亲儿子”也难再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