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发布 【百年潮 株洲红】左家老屋:家书显情怀 家风传初心

株洲发布 【百年潮 株洲红】左家老屋:家书显情怀 家风传初心

文章图片

株洲发布 【百年潮 株洲红】左家老屋:家书显情怀 家风传初心

文章图片

株洲发布 【百年潮 株洲红】左家老屋:家书显情怀 家风传初心


左家老屋大厅 , 名将左权的铜像被花篮环绕 。李军/摄
【名片】
左家老屋 , 位于醴陵左权镇将军村 , 2019年9月开始重修 , 2020年5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 。
左权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 曾与彭德怀共同完成“百团大战”等经典战役 , 是抗战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级别将领 , 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毛泽东称赞左权是“神枪手” 。 左权理论修养及实战经验皆备 , 毛泽东曾在抗日战争时期中的《左权军事文选》里称赞:“他吃的洋面包都消化了 , 这个人硬是个‘两杆子’都硬的将才” 。
【株洲发布|【百年潮 株洲红】左家老屋:家书显情怀 家风传初心】左权牺牲后 , 周恩来撰文悼念 , 称“左权足以为党之模范” 。 朱德含泪题诗:“名将以身殉国家 , 愿拼热血卫吾华 。 太行浩气传千古 , 留得清漳吐血花” 。 彭德怀在《左权同志碑志》写道:“壮志未成 , 遗恨太行 , 露冷风凄 , 恸失全民优秀之指挥 。 ”
正式开放以来 , 不断有市民前来参观左家老屋 。 李军/摄
【寻访】
剖明心志 , 烽火年代的家国情怀
1949年夏 , 遵照朱德的特殊指示 , 一支解放军部队南下入湘时 , 绕道来到醴陵黄猫岭村左家屋场高唱《左权将军之歌》 , 歌声响遏行云 。
一位瘦弱、佝偻的八旬老妇 , 起初惊讶 , 继而才得知 , 她日夜思念的小儿子左权 , 7年前已为国捐躯 。 深知左权志向 , 左权的母亲请人代笔 , 为儿子写下这样的祭文:“吾儿抗日成仁 , 死得其所 , 不愧有志男儿 。 现已得着民主解放成功 , 牺牲一身 , 有何足惜 , 吾儿有知 , 地下瞑目矣!”
强忍悲痛 , 左权的母亲颤颤巍巍地摸出一个布包 , 包里 , 是周恩来指示以左权名义寄来抚恤款时的书信等物件 。
醴陵市党史专家吴兴强说 , 左权原名左纪权 , 号叔仁 , 1905年3月15日生于贫寒农家 。 他1925年入党 , 同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 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 1933年12月任红1军团参谋长 , 长征开始后 , 左权随先头部队指挥作战 。 他把生命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 , 也留下了一封封真挚动人、感人至深的家书 。
对母亲 , 左权并非不牵挂 , 只是他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 。 1930年 , 左权奉命提前毕业 , 从苏联回国参与革命工作 。 一封家书里 , 他写道:“我虽回国 , 却恐十年不能回家 , 老母赡养 , 托于长兄 , 我将全力贡献革命 。 ”
1937年抗战爆发 , 左权在转战途中收到同乡匡金美和叔父左铭三的来信 , 信中说 , 长兄已于4年前患肺病去世 。 面对丧兄之痛 , 以及母亲如何赡养的忧虑 , 他在当年9月18日晚写给叔父的信中说:“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 , 请你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 , 愿以我成功的事业报你与我母亲对我的恩爱 。 ”
2个多月后 , 左权在写给母亲的信里 , 描述了抗日的严峻形势:“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 , 并要灭我之种 , 亡国灭种惨祸 , 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头上 。 ”同时 , 他再次表明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 , “不管敌人怎样进攻 , 我们准备不回到黄河南岸来 , 我们是要坚持到底的!”
左家老屋里 , 复原陈列着左权将军曾使用过的老式木床等家具 。 李军/摄
家风传承 , 后人追随他奉献的脚步
左家老屋黄墙黑瓦 , 门前场坪整洁宽敞 , 站在场坪环顾 , 群山青翠 , 正前方的水库里波光粼粼 。
跨入左家老屋的主厅 , 只见一尊左权铜像被花篮环绕 。 漫步于左权生平业绩陈列室和复原陈列区 , 左权37年的光辉人生徐徐展现:从追求真理的农家子弟 , 到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 , 到热血铸太行的民族英雄……
说起左家老屋开馆最大的遗憾 , 左权镇镇长瞿海翔说 , 是没有在左权的女儿左太北生前实现重修并对外开放 。
左太北是左权与妻子刘志兰唯一的女儿 , 于2019年6月25日逝世 。
1940年8月30日 , 左太北尚未满百日 , 结婚一年多的左权夫妇就要分别 , 一家三口照了一张合影 。 此后 , 左权在前线杀敌 , 刘志兰在延安一边带孩子一边学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