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为何总是有些虎头蛇尾的感觉

1、跟相声作者有关系。相声从业者整体文化水准都不太高,尤其是早年间。这造成了很多相声作品从文本上来说就存在重大缺陷。都说万事开头难,其实万事结尾更是难上加难,体现在内容里,就是结尾太萎。幼儿园小孩抛出一个悬念,都可以把成人唬的一愣一愣的,但如何精妙地圆全这个悬念,很多专业作家都做不到,更别说文化程度不高的早期相声从业者。2、跟相声形式有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惯例里,大部分具备一定篇幅的文学作品,对情节的要求往往是第一位的,情绪是由情节带出来的。最高潮的部分往往不在结尾,而是在中后部(一般是在三分之二处),此时要求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情节都最为激烈,并完成对主题最强势的响应,故事的精华在此时完全释放。但精华释放了,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所以需要结尾来对整部作品进行归纳、总结,填上坑再寄托一点美好远景,内容本身在这里已经降温了很多,大多只是为情节服务,因为情绪基本上在在高潮部分已经释放完了。
一段正常的对口相声大概有3000~6000字,这放到文学作品里有点尴尬:本身有点容量,所以不足以像诗词那样上来就直发情绪。但如果以情节带出情绪,这点容量往往又不是太够。而且相声作为笑的艺术,本身对情绪的要求就比散文、小说一类的作品高太多,让观众把情绪释放完毕,至少作为小剧场作品的任务就已经完全完成了,演出就可以结束了(这是大部分商业演出都会产生的问题,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女票*,你可以shoot完了马上提裤子走人,但如果和老婆,光顾自己的感受至少会招来几个白眼)。说白了,几万字、几十万字的作品,观众乐完以后一定还要追问书中人物的下场,而几千字的内容,大部分现场观众乐完就完了,在当时不会再过多计较。但过后回忆起来,会想到“哟,这矛盾啦!那穿帮啦!有个角色突然就没啦!”于是觉得作品蛇尾。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虎头蛇尾的真正借口,收一个豹尾应该是所有文字工作者、包括相声演员和作者的一生追求。而且也不是没人做到过,举几个例子:
1、《大保镖》,各类版本都存在虎头蛇尾的问题,因为情绪在与山贼打斗时到了高潮,所以这段大多到这就没了,而把山贼欠账那个老底去掉了,等于这个故事戛然而止,保镖和山贼打成什么样?这趟镖到底保没保下来?全没了。至于牛蹦的那个底,完全把段子拐到另一条路上去了。这是个反例(这是我的个人意见)。
2、《文章会》,各种底都把这一段的内容收尾了并承接住了情绪,这是正例。
3、《传谣》,我认为结尾最好的一段相声,情绪和情节恰好在结尾融汇到一起,唯一的缺憾是:这个妙底只能马季先生自己来用。
开头抛出一个悬念(马季下蛋),结尾解释清楚(口音问题)。这种的题材如果写好了,能够比较好的避免虎头蛇尾,我认为值得相声作者多多发挥。
|有好答案了,我说自己感想如果哪天听到我的相声是这样我只能这么表达:时间太短,表达不全时间长了,没能耐说住观众,导演也不让更主要的是,脑子不够,不足以想到完美的底,搞笑的底
■很简单啊,因为观众没有这个方面的要求嘛。
学生写作文,老师要求结尾要点题、要阐明中心思想、要前后呼应……这是老师的要求,学生为了高分,必须遵守。然而相声观众,并没有“最精彩、最爆笑的包袱一定要放在结尾”这样的要求啊。


■仔细想想,能有多少艺术作品后劲足到能让人觉得不虎头蛇尾,大多是某个片段或是瞬间被人认为是经典。
这就很不错了。(???_??)?
而正是因为这些经典给人们印象深刻,才导致后面的收官高潮显得不那么后劲十足回味悠长。
你觉得有些相声虎头蛇尾,很可能是因为这段相声中有很不错的亮点,导致对结尾的期待太高。
所以说,如果某些作品显得虎头蛇尾了,那么很可能是因为他前期有很不错的表现。
多想想那些好笑的段子,然后
笑就完事了???!(??????)?

■包袱甩完,草草结尾,拿盘收钱就够了
■个人觉得,相声就是抖包袱,过程中就已经有过高潮了,结束难免会索然无味。

■强行加一个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尾么■结尾的首要作用是给段子做结,其次才是趣味性。第一性和第二性千万不要弄错了。
如果结尾是一个特别响的包袱,那这包袱里肯定是会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和情节的,观众就会等着演员下面的信息和情节。
这样演员怎么下台啊?这样结尾就没有意义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