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 “轰炸”催收不止 联系人成了“受害人” 消金贷后难题待解

因注册了某借贷类App,频繁被各类借款提额电话或短信“问候”;通讯录联系人贷款逾期,但自己手机却莫名被催收公司“轰炸式”骚扰……数字经济时代,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你是否也曾受到这一困扰?近两日,多名读者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反映,在未征得同意的情况下,手机号被亲友贷款时填写为联系人,而在贷款出现逾期后,遭遇了消金公司“轰炸式”催收的情况 。
“轰炸式”催收成通病
1月13日,消费者娄新(化名)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反映,自己未有任何欠款,但却被贷款机构短信、电话不停地催收了好几日 。“就因为我认识的一个人,在贷款时写了我的手机号,我已明确告知自己联系不上对方,但贷款公司还是对我又是短信又是电话的不停‘轰炸’ 。”
据娄新所述,该贷款机构为头部持牌消金公司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最初联系他是希望能转告贷款人归还欠款,但在明确告知自己与贷款人并不熟悉后,该消金公司仍一直打电话、发短信进行骚扰 。
“一天内十多个不同的号码联系我,还发短信‘轰炸’,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娄新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他此前并不知晓自己是贷款者联系人,对于对方贷款逾期自己被骚扰更是表示不能理解 。针对娄新这一情况,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尝试向招联消费金融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后者回复 。
娄新称,其也在试图联系该消金公司进行处理,并已向银保监会投诉渠道反映该情况 。
亲友贷款逾期,联系人成了“受害人”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注意到,这类被贷款催收公司恶意骚扰的案例屡见不鲜 。目前,包括聚投诉、黑猫投诉、百度贴吧等平台,都有不少类似投诉,涉及的消费金融公司除了招联消费金融外,还包括中邮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等 。对此情况,相关消金公司同样未给出回应 。
“贷款人逾期,‘轰炸式’催收联系人是不合理的,甚至可能构成违法催收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此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曾明确要求:债务催收对象应符合法律法规有关要求,不得骚扰无关人员;催收人员应在恰当时间开展债务催收活动,不得频繁致电骚扰债务人及其他人员 。
在李亚看来,被骚扰人可通过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相关监管机构投诉电话或邮件系统进行举报;因被骚扰产生损失的,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
消费金融行业资深专家苏筱芮同样认为,消金公司“轰炸式”催收联系人不合理,根据工信部下发的《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 。苏筱芮认为,受骚扰用户可以依照官方提示,如实描述自身遭遇及被投诉机构基本情况,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反馈 。
警告! “轰炸”催收不止 联系人成了“受害人” 消金贷后难题待解
文章图片

机构回应催收逐渐多样化
一人逾期,多方“受累”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注意到,贷款方联系人频受骚扰的另一面,是消金机构也在为逾期贷款“绞尽脑汁” 。
目前,在贷后催收方式上,不少消金机构会通过法律手段实现对逾期贷款的催收工作,不过,仍有一些持牌消金机构在选择自身或外包的催收,不过,常常会因为“轰炸式”骚扰频频被投诉涉嫌暴力催收 。
相对传统银行业,消费金融行业存在客户分散、单笔额度小等特点,对逾期客户的还款提醒,也存在数量大、成本高的问题 。一位消金从业人士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其公司根据逾期贷款的不同阶段,一般会采取短信、电话、信函(包括催告函或律师函)、委外催收和法律诉讼等由浅至深的几种方式,保障信贷资产的安全回收 。
而为解决骚扰、暴力催收等问题,机构通常会采取多项措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比如全员签署《信息安全保密协议》和《绿色催收承诺书》,并不断加强合规培训,依此来确保合规催收 。
贷后逾期催收确实是一个让机构头疼的难题 。另一消金机构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展业前,我司会要求合作机构签署合规催收承诺函 。对催收方式、催收对象等进行明确规范,确保合理合规性 。展业过程中也加强管控,通过现场与非现场的检查方式进行监督和后评价,切实保护好消费者权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