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能写文章(博客、微信公众号)的人是咋安排时间的( 四 )
每天写一篇千字我视为之内容的输出,如何保证每天有内容的输出?答案只有一个:保证内容的输入。
如何保证自己有固定的内容输入?
思考总结我在朋友圈曾经发过这样一条信息:
「持续的日记该如何写?」当天的主要行为,加上一点评论和反思。日记不太适合作为抒情的载体,更合适的功能是真实记录生活的痕迹,用以分析、反思,然后自己才有可能提高。
如果按照持续日记的方法去写,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提炼出一个主题。我写千字文的目的是想让我更加关注生活中的小事情,不再发泄情绪或者抒情。
每天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观察事情的结果。生活、工作和亲密关系,以上这些都给自己带来各种各样的感受,将这些东西写下来。这是记录,是总结,也是反省。
将围绕在你身边的东西变成你可信手沾来的素材,积累的东西越多,可以写的东西就越多。
建议在手机安装一个印象笔记的app,这样你就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你心中的想法。我现在这篇文章原本在我手机中只是一句话「如何坚持每天写千字文」,现在就变成了好几篇的千字文。
除了记录你的新想法之外,你也可以记录下你一直想写的题目,积攒起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虽然你不主动在思考,但是你已经在脑中开了一个头,这些想法会在在你脑中后台运行,就像是沙漏的一个口,点滴的构想会满满汇聚,时间一长,灵感突然就会来到,很多以前没有想过的东西就会蜂拥而至。
对于以上的观点,刘未鹏在《暗时间》中有提过:
如果你有做总结的习惯,你在度过一段时间之后总结自己在某某领域投入了多少时间,建议千万不要粗略地去计算有多少天下班后拿起书来翻看过,因为这样你也许会发现书倒是常翻,但领悟却不见得多深,表面上花的时间不少,收益却不见得那么大。
因为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
在这里,我也顺便推荐刘未鹏的一本书,也叫《暗时间》,作者现就职于微软创新中心,他从2006年开始写博客,写出很多高质量的博文,推荐各位到他的博客阅读。
《暗时间》这本书的内容都可以在博客上找到,他的文章就是属于常读常新类型的,此书我已经阅读过两次。
对于思考总结的文章,大可以用一天的闲余时间来构思。早餐时间确定好写作主题,中午休息想好文章的框架,晚上下班在路上完善一些细节部分,晚上就可以将这些想法写出来,修改,配图,这样就将一篇千字文分割成好几块,看起来也容易操作,易于保持。
事实证明,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练习写千字文是比较好的练习方式,学习和写作彼此相生: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考,激发新内容,写作迫使端正学习态度,总结分享。
以下是我经常使用的网络学习窗口,这些窗口不断输入新的内容,让自己能够每天产生新的想法,输出内容。
简书2014年过年回来,在微信上看到了王佩的《每天写一篇千字文靠谱吗》。
2014年2月10日在专栏上开始更新千字文,在第十天写《千字文第10天总结》的时候,突然想回头看一看,于是就发现了简叔的这篇《如何坚持每天写一千字》,发现了简书这个平台。
随后我便在简书陆续更新我的千字文,直到现在,我在简书上更新的文章已经超过了14万字,我曾经写过一篇《在简书书写的可能性》来总结这个过程。
在简书写作的确会给爱写作的人带来改变,它教会了我使用Markdown语法,正确使用印象笔记,系统进行知识管理,翻译文章……
如果你在简书,我相信你也会改变。
印象笔记我喜欢用印象笔记来采集文章,也充当Readitlater的角色。印象笔记存放的文章大部分来源于优质博客和微信的订阅号
所以,印象笔记对我而言是一个大大资料库,每当我文思匮乏,找不到内容,无处着手的时候,我会首先翻看印象笔记,读一篇好文章,写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
微信订阅号用过RSS阅读器的都知道,其实微信公众账号就相当于RSS源,公众平台就是一个大大的阅读器,以前是网页端,现在是手机端。形式虽然不一样了,但本质还是在推送内容。
推荐阅读
- 交易 美国“亏损王”诞生:平均每天烧掉3.9个亿,40年来首次巨亏
- 抹黑 遇到了一篇抹黑《向往的生活》的文章,不说错,只是我完全反对
- 弹幕 我跟《奔跑吧,兄弟》学幻灯
- 仓位 6.03尾盘操作确认通知!
- 柏拉图 吐槽大会需要许知远这样的知识分子吗?
- 闪电 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也有闪电吗?
- 频道 卫星收音机不是梦,美国人在用,天狼星卫星收音机评测
- 动力 地球靠什么转动无时不刻在“进食”,每天进食50吨才有动力!
- 地球 如果地球70陆地,30海洋,这个世界会怎样
- 江西 陕西一“森林景区”走红,森林覆盖率高达96%,景区之内有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