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元旦:我国从什么时候采用西历的?公元纪年法的曲折故事
“公元”二字就是“公历纪元”的简写,是一种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纪年方法。它以传说中耶稣他老人家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元年(也就是第一年,公元是没有零年的)。
文章插图
公元元年就是耶稣诞生的那年我们通常见到的表示公元前的简写“B.C.”,它的全称是“Before Christ”,意思就是“在耶稣之前”。而我们常常看到的表示公元的简写“A.D.”,很多小伙伴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是哪两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原来是因为它其实是拉丁文“Anno Domini”的缩写,意思是“主的年”。我们首先从老祖宗那说起,时间拉回到几千年前,那个时候的人们不纪年吗?当然是要记的,古时候各种祭祀活动可比现在多得多,这种神圣的活动必然少不了对时间的描述,不管是哪个国家都是如此。
文章插图
但由于那时候交通不便,沟通也不顺畅,各国往往都只用自己发展出来的纪年法。比如我们的老祖宗就有“天干地支纪年”,利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每60年就是一个周期,现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用干支纪年法表示就是“戊戌年”。著名的“戊戌变法”就是因为发生在上上个戊戌年而得名,那时是1898年,距离现在正好120年(两个周期)。
文章插图
狗年,就是戊戌年到了后来,也有用皇帝的年号命名的,比如康熙元年,就是清朝康熙登基的元年,这种纪年法也常常在影视剧中看到。这些传统纪年法表面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使用中给我们带来了两大弊端:1、纪年法则繁杂。就拿干支纪年法来说,要记住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这对于某些人来说也太难了,说个年份还要在心里先做一遍推算;2、纪年不够精准。就拿戊戌年来说,1898、1958、2018都是戊戌年,这样每次说起1898年,都还得明确是“上上个”戊戌年,岂不是很麻烦?皇帝年号的纪年法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地球是个村,大家都一样,西方人一样要面对他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纪年问题。于是,在我们不断衍生出各种纪年法则的时候,西方人也在不停的更新着他们的纪年法则。公元纪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公元16世纪时,意大利有一位哲学家,名字叫做Aloysius Lilius,他将当时罗马所使用的旧历法“儒略历”改良了一番,并且将耶稣诞生的年份记为元年,以当时教皇的名字“格里高利”为名,发明了“格里高利历”。
文章插图
后来在公元1582年,当时的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批准了这个历法,我们现在即称之为“公历纪元”。纪年,都是为了准确表明时间的,儒略历被淘汰,就是因为它的误差太大。具体来说,儒略历当中也有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闰年”,但与现在“4年一闰,百年不闰,400年又闰”这个规则不一样的是,儒略历是“4年皆一闰”。举个例子,1900年,以现在的公历法则来看,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所以1900年不是闰年。但儒略历当中,1900年可以被4整除,所以1900年是闰年。如此一来,每四百年里,儒略历有100个闰年,而公元纪年法只有97个闰年。
文章插图
闰年要比平年多一天换算一下,儒略历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65.25天,而公历纪年平均一年的长度是365.2425天。可不要小看了这零点零几的差距,根据现在科学测得地球公转的周期,也就是一年等于365.242199074天来看,公元纪年法每3300年会出现误差一天,而儒略历每128年就会出现误差一天。地球公转的周期即为一年这样看来,误差可是不小呀,也难怪教皇要取代它。为了更好的与国际沟通,当然就要使用通用的规则,这其中就包括纪年的法则。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将公历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存。我们在影视剧中常常听到的“民国几几年”,就是民国纪年法。新中国成立前,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也决定,使用当时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公历纪年法来纪年,但也仍然保留我国的农历传统。
推荐阅读
- 稀土 ?我国西南7000万吨宝藏打破全球格局,比稀土还金贵,各国求购均被拒
- 稀土 在我国发觉比希土还有价值的商品,储藏量全世界第一,使用价值达到上千亿
- 中国网 【探秘延安红街之二】藏在延安红街里的八个故事
- 魏彩英 风云四号B星今日成功发射!实现三大技术突破,有效提升我国天气预警能力
- 新材料 西安航空基地民营企业助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 运载火箭 我国成功发射风云四号02星
- 女航天员 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为何返回地球后没有消息了?现在怎样了
- 本影 月全食刚走,日环食将至,6月10日将上演,我国这些地区都能看到
- 冷夏 过去400年里,厄尔尼诺模式已发生转变,对我国影响尚不得而知
- 全球 放眼全球,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实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