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谟铜的生活 为什么有些人基本不发朋友圈?大部分是出于这几种原因

黄谟铜的生活 为什么有些人基本不发朋友圈?大部分是出于这几种原因

文章图片

黄谟铜的生活 为什么有些人基本不发朋友圈?大部分是出于这几种原因

文章图片

黄谟铜的生活 为什么有些人基本不发朋友圈?大部分是出于这几种原因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如今几乎人人都有微信朋友圈 , 每天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或真或假的日常生活 , 借此获得朋友们的点赞和吹捧 , 讥笑和不屑 。
老祖宗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 不是热衷于发圈的当事人 , 并不能切实体会他人的快乐 。
我个人作为一个不常发朋友圈的人 , 以及通过我对身边不爱发朋友圈朋友的采访 , 发现不愿意发朋友圈的人 , 通常都有这几个性格特征 , 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

第一类:专注于自我生活
《失乐园》里说:“心灵自主 , 天堂地狱皆其定 。 ”每个人眼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 佛看谁都是佛 , 鬼看谁都是鬼 , 一个人若能主宰自己的内心 , 便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
【黄谟铜的生活|为什么有些人基本不发朋友圈?大部分是出于这几种原因】所以 , 专注于自己生活的人 , 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 , 展示给别人看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 , 他们更注重自己当下的感受 。 朋友圈里华丽的照片 , 不如手摸锅碗瓢盆来的心安 。
第二类:不喜欢包装
包装这个词广泛应用于商业 , 一颗白菜放在菜市场1块钱一斤 , 包一层保鲜膜放在超市的冰柜里就能变成5块钱一斤 。

白菜还是那个白菜 , 只是多了一些包装 , 价值就随之上升 , 但依然有人愿意为此买单 , 因为这种形式满足了他们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
朋友圈人设也是相同的道理 , 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外貌穿搭都通过镜头框显得格外精致 。 但这种精致只是一种假象、一种作秀罢了 。
不相熟的人会对你投来羡慕的眼光 , 但知晓你有几斤几两的人 , 指不定在屏幕那端做出什么表情 。
第三类:想太多
有一种人 , 她们做什么事情都一定会想别人怎么看 , 想来想去 , 就把精心编排的那些字删掉了 。 担心这个多想 , 那个多想 , 索性不发了图个清静 。

第四类:单纯的懒
众所周知 , 朋友圈精致的图片、华丽的文案都不是信手拈来 , 是当事人苦思冥想出来的 , 这必然会花费很多时间 , 有些人嫌麻烦 , 所以干脆不发 。
以上四种 , 前两种属于积极的懈怠 , 后两种则属于消极的懈怠 。 从生活质量、内心感受上来说 , 当然是前两种类型的人 , 生活得更加惬意 。
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应该怎么度过 , 时间精力应该集中在什么方向都很明确 , 他们有被看见的渠道 , 有值得信任的人 , 所以他们很满足、很幸福 。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人都希望被看见 , 这和自恋需求一样 , 是一种极为根本的需求 。 ”

对当下很多人来说 , 网络平台、朋友圈是他们被看见的渠道 , 所以极尽所能展示完美的自己 , 哪怕那个完美的自己是虚假的 , 只要能被看见就行 。
心理学上认为 , 幼童会通过身边人的赞誉和肯定从而获得自尊、自信和价值感 。
频繁在朋友圈活跃的人 , 大概率内心有很深的缺失 , 他们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认可和赞许 , 成年后就会一直追逐这种认可 , 有时候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 。
但显而易见 , 这种方式并不是最有效最科学的 , 那些能让内心安静的事物 , 需要用心感受 , 深入到内部去体察 , 仅仅用眼睛和形式是看不见的 。
大部分活跃在朋友圈或者网络平台的人 , 内心都比较焦虑 , 因为他们看到的东西太多了 , 分不清楚哪些才能够让自己获得人生质感 。

《一代宗师》里形容习武的三个境界是:见自己 , 见天地 , 见众生 。
一个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谁 , 不要在任何形式里迷失自己 , 明白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奇迹 , 别人的评价不能决定你的价值 。
如果你是一个内心迷失的人 , 可以试着先从自己开始 , 试着接纳、正视自己 。 当你有爱自己的底气时 , 发不发朋友圈 , 都不再重要 。
- The End -作者 | 汤靡达参考资料:Maslow A. H. & Frager R. (1987).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Delhi: Pearson Educatio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