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地方金融监管加快补短板( 二 )


在陈贵看来 , 让地方金融监管“长出牙齿”也成为此轮地方金融监管立法的重中之重 。 陈贵认为 , 地方金融监管普遍被诟病存在三大缺陷 , 即监管职责不明确 , 队伍编制紧张 , 缺乏执法权、处罚权及准司法权 。 在《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中 , 地方金融监管局除了拥有行政执法权和处罚权 , 还被赋予了查封、扣押等准司法权 , 还可以根据监管需要聘请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参与执法检查 。
此外 ,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还规定了现场监管和平台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机制 。 监管评级分类意味着监管评级越差的地方 , 金融组织势必将面临更强的监管 , 这将有效激励地方金融组织全方位提高公司治理、合规和风险管理水平 , 避免成为重点监管对象 。
加强央地监管协调
在专家看来 , 目前各地已出台的地方金融监管条例就地方金融组织监管、金融发展、风险防范与处置、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规定 , 对于规范地方金融组织经营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地方金融稳定、促进地方金融健康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但也有专家建议 , 在各地推出地方金融监管条例的同时 , 也应尽快推出全国性的统一条例 。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 , 各地分别出台管理条例 , 有可能在某些具体条款上存在不一致 。 国家层面的上位法尽快出台 , 对具体机构的重大监管原则制定统一标准 , 有助于避免因规则不一致而产生的监管套利 。
另外 , 地方金融监管标准一致性以及与上级监管部门的分工和协同也需要从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 。 业内专家认为 , 在目前金融市场混业经营快速发展的趋势下 , 金融机构推出不少跨行业、跨市场的嵌套式产品及金融交易 , 如果各金融监管部门限于目前各自管辖范围实施监管 , 且不同部门对同类业务的监管规则和监管标准不一致 , 就难以对相关业务的资金流向实施穿透式监管 。
中国人民银行在今年年初召开的金融法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 , 加快推进《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存款保险条例》《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等重点立法 。 目前 , 国家层面的地方金融监管上位法仍然“在路上” 。
可以预期的是 , 随着地方金融监管条例纷纷出台 , 未来央地金融监管框架将进一步完善 。 曾刚认为 , 中央和地方的监管沟通将进一步加强 , 有助于形成更加合理的监管分工 。 同时 , 他建议 ,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下一步要强化监管能力 , 需要锻造专业队伍 , 充足人员配备 , 完善各类技术监管手段 , 提高监管有效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