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卦社 在电影大决战中,为何称呼东野首长为林罗刘,而不是林罗谭呢

历史八卦社 在电影大决战中,为何称呼东野首长为林罗刘,而不是林罗谭呢

文章图片

历史八卦社 在电影大决战中,为何称呼东野首长为林罗刘,而不是林罗谭呢

在电影大决战中 , 辽沈战役前 , 在先打锦州还是先打长春的问题上 , 林帅多次犹豫不决 , 此时 , 主席为了催促林帅早下决心 , 多次给林帅发电报 , 在电报的开头称呼 , 都是:林罗刘 。
我们知道 , 作为东野政治部主任的谭政 , 当时是在野司的 , 为何主席的电报上没有称呼林罗谭 , 却是称呼林罗刘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首先 , 谭政级别在刘亚楼之上 , 是在建国后的五五授衔中 , 五五授衔是按照52年的全军干部级别评定为标准的 , 而在52年评定级别时 , 谭政是军委委员级 , 刘亚楼是正兵团级 , 谭政级别在刘亚楼之上 , 所以被授予大将军衔 。 但是到了辽沈决战前的1948年 , 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
在辽沈战役时 , 谭政是东野政治部主任 , 刘亚楼是东野参谋长 , 原则上两人是平级的 。 但在工作的具体分工上 , 两人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 参谋长的职责是什么呢?参谋长主要负责协助军事主官指挥战斗 , 指定作战计划 , 以及对战役提出具体策略等等 。 也就是说 , 参谋长相当于古代的谋主 , 是有着军师的性质的 。

政治部主任的职责是什么呢?政治部主任是政工干部 , 主要职责是协助政委 , 进行政治工作 。 政工工作当然也很重要 , 在部队中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 发动群众参加革命军队 , 宣传党的政策 , 强调军队的纪律 , 都是他们的工作内容 。 作为四野的政工楷模 , 谭政在人民军队政工战线上的贡献还是十分突出的 。
但是到了具体战役时 , 参与战役决策的肯定是参谋长 , 而不是政治部主任 , 这也是由两个职务的性质所决定的 , 与级别的高低无关 。 所以 , 作为东野的参谋长 , 刘亚楼当然在战役的指挥层面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辽沈战役时 , 在当时的东野中 , 进行战略决策的 , 除了林罗两位首长 , 就要数刘亚楼这位参谋长了 。 所以 , 在电影中 , 主席在给东野的电报中 , 称呼东野首长为林罗刘 , 是非常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的 。
实际上 , 在辽沈战役前 , 林帅在先打长春还是先打锦州的问题上 , 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的 。 期间政委罗荣桓多次争取 , 而主席的电报也是雪片般飞入东野指挥部 , 这才促成了林帅下定决心攻打锦州的决策 。

那么当时林帅为何会在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 第一 , 打锦州有着很大的冒险性 。 锦州是东北的南大门 , 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价值 , 如果能够成功攻下锦州 , 就等于切断了东北国军与关内的联系 , 断绝了他们的退路 , 则东北的解放日程就会大大缩短 。
但是反动派对这个战略要地是十分重视的 , 布置了重兵防御锦州 。 不仅如此 , 如果东野攻打锦州 , 沈阳、长春的国军也会威胁我军的后方 。 实际上林帅曾经下过决心攻打锦州 , 但还未开始进攻时 , 老蒋从华北派遣的援军从葫芦岛登陆后 , 即向锦州大规模开进 , “准备了一桌饭 , 却来了两桌客人” , 这才让林帅产生了犹豫 。
幸好 , 主席的电报和罗帅的坚持让林帅最终下定了决心 , 我军在塔山打了一场气壮山河的阻击战 , 抵挡住了敌人的援军 , 成功攻克了锦州 , 打开了辽沈战役的胜利之门 。
除了这个原因外 , 还有一个原因是林帅本人的原因 。 林帅性格谨慎 , 基本不打无把握之仗 。 在三战四平不利后 , 林帅的用兵就更加谨慎了 。 到了辽沈战役 , 因为国军的大规模增兵 , 林帅变得举棋不定 , 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 林帅这种谨慎的风格 , 大大降低了战役的风险 , 对于四野的百万雄师应该是有着很积极的意义的 。

但这种不爱冒险的性格 , 实际上在面临五五开的战役局面时 , 有时候也会错失战机 。 辽沈战役时如果我军先打长春 , 当然一样能够取得胜利 。 但锦州的敌人如果战况不利 , 就会撤入关内 , 这就给解放战争制造了更多的障碍 , 大大增加解放战争的时间 , 所以 , 罗帅的坚持和主席的审时度势 , 确实在辽沈战役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
【历史八卦社|在电影大决战中,为何称呼东野首长为林罗刘,而不是林罗谭呢】感谢您的阅读 , 敬请继续关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