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 刚刚,美国“天眼“塌了!

当地时间12月1日,美国最大的天文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上悬挂的接收设备平台坠落,靶心正中望远镜反射盘表面,曾经世界最大的单孔径望远镜就这样塌掉了......
大眼睛,瞎了...
(图片:estadespr / shutterstock)▼
刚刚 刚刚,美国“天眼“塌了!
文章插图
其实,这座在天文界功勋卓著的射电望远镜,一直命运多舛,这次发生的事故只是一个缩影。
颇为有趣的是
刚刚|刚刚,美国“天眼“塌了!】这座“美国之眼”其实不在美国本土
而是在——波多黎各自治邦▼
刚刚 刚刚,美国“天眼“塌了!
文章插图
反导产物
上世纪50年代后期,美苏冷战第一阶段期间,苏联在拜科努尔发射了斯普特尼克1号卫星,成为首个将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的国家。
第一颗进入行星轨道的人造卫星
(图片:Mil.ru / Wikipedia)▼
刚刚 刚刚,美国“天眼“塌了!
文章插图
当时美国朝野上下感受到巨大危机,为应对此时占有太空科技优势的苏联,国会授权五角大楼成立了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美国的军事科技强过对手和假想敌,以保持国力优势。
在压倒性的科技和军事实力面前
一切问题都好解决
(图片:Wikipedia)▼
刚刚 刚刚,美国“天眼“塌了!
文章插图
新成立的计划局研究任务可谓繁多,其中就有一项重点任务,为美国发展反导防御系统。
此时美苏两国的弹道导弹水平已有了突破进展,苏联也实现了“两弹结合”。但让美国人感到麻烦的是,反导需要发现对方的导弹位置,而且是越早发现越好,但是美国的雷达探测水平还远远跟不上这个距离。
在美国计划局成立的第二年
苏联就着手设计了射程可达16000公里的洲际导弹▼
刚刚 刚刚,美国“天眼“塌了!
文章插图
由此,为了避免被苏联核平,美国制造一个超级雷达就显得颇为紧迫,但是没有可参照的案例,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在这之前的反导系统所使用的原理也是研究人员意外发现的,核弹头在高空中会产生特有的物理征象,这是因为高速高温的物体所产生的大气电离与一般导弹不同。雷达可以根据这个特征,直接或间接地捕捉到导弹运动信息。
第一个反导系统是苏联的A-35
而美国紧随其后设计的宙斯系统,却没什么用
(1967年,莫斯科郊外的杜奈雷达)
(图片:美国政府 / Wikipedia)▼
刚刚 刚刚,美国“天眼“塌了!
文章插图
虽然这个原理为导弹跟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但缺点也很明显,它没有再对物理学及地球电离层等基础领域和学科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只知其果,不知其因。
所以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以继续增强雷达探测的精度,计划局先在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的夸贾林环礁建造了几台雷达,但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尤其是仍无法具体了解地球电离层F层的情况,所以只能在另外地方再修建一座。
这也不是美国第一次在太平洋岛国搞试验了
(图片:wikimedia)▼
刚刚 刚刚,美国“天眼“塌了!
文章插图
在没有投票权的地方建一个
这项任务被安排给了康奈尔大学的威廉·戈登,他需要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所能实控的地区寻找一个合适的雷达站选址。
非常巧,他在波多黎各的中部喀斯特地貌区发现了一处十分完美的天坑。
决定就是你了
(图片:Arecibo Observatory)▼
刚刚 刚刚,美国“天眼“塌了!
文章插图
按照他最初的设想,在对天坑改造完成后,装置一个固定的抛物面反射镜,同时搞一座150m的塔,并将其固定在抛物面焦点上。总体而言这个设计方案有一定局限性,其指向固定方向,对于雷达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大气科学等基础学科的后期探索发展不利。
戈登和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共同设计模型
(图片:Arecibo Observatory)▼
刚刚 刚刚,美国“天眼“塌了!
文章插图
计划局的沃德·洛就把发现了这一缺点,并向戈登提了出来。同时他还让戈登与波士顿的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联系,因为在那里正好有一个小组在研究球形反射镜,还有一个小组在研究无线电波在高层大气中及太空中的传播。
由此,计划局、康奈尔大学、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三家共同促成了新雷达站的建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