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火箭 44年,2公斤,这一次是中国

运载火箭 44年,2公斤,这一次是中国
文章插图
作者:乃一姆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使用了中国传统神话中的“嫦娥”为其命名。三年后,“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真正落实了探月工程的第一步,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探月之旅的序幕。此后,“二号”“三号”“四号”(为“三号”的备份星)陆续升空,完成了大量科研任务,诸如月球物质成分分析、首次证明月球没有水、实现月球背面探测等。虽然当时中国仍然处在探月科学初始期,但这艰难的每一步走得都很踏实。嫦娥三号着陆器(图片:Wikipedia Commons)▼运载火箭 44年,2公斤,这一次是中国
文章插图
今天凌晨,“胖五”(长征五号)再出发,成功将“嫦娥五号”发射上天。不同于前四次的“单程飞行”,这次的任务除了完成必要的科研外,还将采集预估2公斤的月球样品并带回地球,完成中国无人探月工程中,“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中的最后一步。长征五号遥五搭载嫦娥五号发射后即将入云的瞬间(图片:问深 / 图虫创意)▼运载火箭 44年,2公斤,这一次是中国
文章插图
中国航天事业溯源顾名思义,探月工程针对的目标是月球,是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一个版块。除探月外,近几十年间,我国在许多航天技术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虽然部分科技至今尚未完全达到世界最顶尖的水平,离全部实现世界第一也还比较遥远,但整体水平依然在稳步提高。上海中环路高架上一辆大货车载着运输火箭的其中一段跟周围小汽车比起来,火箭体型巨大(图片:Wikipedia@自行拍摄)▼运载火箭 44年,2公斤,这一次是中国
文章插图
搭载卫星上天主要依靠的运载火箭技术,我国目前已研制了14种不同类型的运载火箭,今晨刚将“嫦娥五号”送上天空的“胖五”就是近年来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发展的重大成果。为嫦娥五号探月工程整装待发的胖五(图片:IWANTU-518 / 图虫创意)▼运载火箭 44年,2公斤,这一次是中国
文章插图
长征五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63计划中关于“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规划。但当时因为国力有限,科研实力也有限,该规划一度长期停留在纸面上。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因为资金及领域发展优先度的限制,中国火箭仅在小范围完善,期间还暴露过一系列问题。为了在大国航天竞赛中取得领先,同时也为了保持研发技术不断进取,与之前旧式运载火箭不同的新型大火箭研制工作在当时一度变得十分紧迫。新火箭的研发任务从2001年开始预研,2006年进入研制阶段,在2016年迎来首飞,直到去年底才实现圆满成功。中国大火箭经历了快20年的科研进展。长征一至三型中型卫星火箭(图片:Wikipedia)▼运载火箭 44年,2公斤,这一次是中国
文章插图
不过,正如其名,发射工具的巨大进展还只是航天事业中的“万里长征第一步”。要完成不同的航天任务,只有火箭这个运载工具是不够的,还需要为它配上适应不同任务的装置。这一方面,近几年中国也取得了诸多具有突破性的进展。以“胖五”的各种“尊贵客人”为例,除了昨天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外,今年下半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也在其中。未来,已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北斗系列更新、中国空间站、深空探测等领域还依然要借助“胖五”。刚刚离开地面,即将升空的胖五(图片:_MCGA / 图虫创意)▼运载火箭 44年,2公斤,这一次是中国
文章插图
除了这些家喻户晓的应用领域外,实现突破的航天领域还有很多。包括曾经火爆一时的载人航天在内,今年九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还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借助一系列更新的技术,未来的载人登月、正式空间站将是载人航天的未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成立以来成功将145颗卫星、11艘飞船、11名航天员送入了太空(图片:赵峰摄影 / 图虫创意)▼运载火箭 44年,2公斤,这一次是中国
文章插图
此外,我国卫星技术近几年也有巨大进展。在远距离通信等领域持续发挥着作用。如几年前发射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即是我国空间科学研究迈出的重要一步。借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简要来说就是地面与太空量子通信“天地网”交织,海量信息将在其中来去如影,并且“无条件”安全。正是这些航空航天技术进展,共同构成了自九十年代末大火箭技术之后,中国在空天领域的技术画卷。而这项奔往“星辰大海”的浩瀚工程,近年来也开始越来越多的深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星辰大海,并不遥远航空航天作为一个耗费甚巨的领域,其昂贵有目共睹,且又因其“高大上”的目的,看似与普通人毫无关系。所以在网络中,经常会出现“航空航天无用论”、“浪费纳税人钱”、“还不如给贫困山区”等等认知及说法。虽然这一小步很大程度是举国之力下的形象工程但背后的一整套投入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技术变革(图片:Wikipedia@Neil A. Armstron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