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灭人欲是什么意思?


存天理灭人欲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朱熹这话一点儿也不变态啊,这和我们今天提倡的“xxx人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一个意思 。
我们来看朱熹的原话: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
「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
「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
朱熹认为人饿了要吃饭是“天理”,但是一定要饭菜做的好吃就是“人欲”,同样,夏天街上穿的清凉的美女可以看,可以赞美,这是“天理”,但是看着穿着清凉的美女就盯着人家胸看,就吹流氓哨,这就是“人欲” 。
朱熹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本质上和乘坐五月花号到达美国的清教徒所提倡的生活方式别无二致,美国的清教徒提倡“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将“世俗工作”看作“修道”的方式,提倡禁欲和节俭 。因此清教徒在生活中限制那些纵欲、享乐以及过度消费行为 。
因此现在西方赞誉一个人生活节俭,作风正派都会说:这个人过的是清教徒式的生活 。
说到底,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是一个对世界有责任感的精英本能反对享乐主义、反对物质主义;无独有偶,几百年后法国大学者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也对“物质主义”提出了担忧和警惕:
大众总是偏爱物质享受之乐 。这种趣味如果过分,很快就会让人们相信,一切皆为物 。物质主义反过来最终会驱使他们疯狂地追求这些物质享受 。民主国家就这样被驱入一个致命的循环中 。民主国家最好能够洞察这一危险并予以防范 。
又过了大约两百年,一位伟人在窑洞里提出了和朱熹类似的观点:
【存天理灭人欲是什么意思?】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