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3年,开封府衙内,外甥女张氏?将其?与?舅舅欧阳修?的恋情?曝光?,人证物证?俱在?,欧阳修瞬间?成了?众矢之的?,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欧阳修“盗甥案” 。
欧阳修有个妹妹,早年出嫁,丈夫亡故后,她只能带着年幼的张氏投奔娘家,这个张氏便是这次“盗甥案”的女主角,她是妹夫与前期所生的女儿,并非欧阳修的亲外甥女 。
被自己抚养长大的亲人状告,这是欧阳修的悲哀,可他的死对头们却弹冠相庆 。只因,这完全是一场针对欧阳修的政治绞杀 。
他曾站在人生的巅峰,也曾被摔落谷底,这些于他不过是一场“秉持自我”的修炼,他比常人更懂得人生的滋味 。
走进欧阳修的一生,你会发现,文坛宗主并不是他所想,他更愿成为“人间自在啼”的醉翁 。
文章插图
01
年少风雨
欧阳修,江西庐陵人永丰人,公元1007年出生于四川绵州,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被誉为“文坛宗主” 。
欧阳修出生时,父亲欧阳观已经56岁了,老来得子,自然爱若珍宝 。即便是远赴外地上任,欧阳观也一直将欧阳修带在身边,悉心教养 。
与父亲相处的时光没有几年,4岁时,欧阳观便一病不起,终是撒手人寰,只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
父亲生前是个六七品的小官,家中没什么积蓄,母亲郑氏为了料理父亲的后事,将所有家产都变卖了,无奈之下,只得带着欧阳修投奔远在随州的叔叔 。
此时的欧阳修只是个懵懂的孩童,便迎来了人生的第一场苦难!
【欧阳修的“盗甥案” 欧阳修勤学】叔叔欧阳晔在随州任推官,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生活亦是清贫 。虽然欧阳修一家的生活有了着落,但是孩子的教育他也负担不起了 。
好在,母亲郑氏出身于江南士族,从小知书识礼,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她深知,读书才是欧阳修的唯一出路 。
文章插图
一日,郑氏带着欧阳修来到涢江岸边的沙滩上,小小少年不解母亲的用意,好奇地询问道:“母亲为何带我来这里?”
郑氏看了看欧阳修,温柔地回道:“你不是想学写字吗?母亲今日就来教你!”
说罢,郑氏以荻代笔,以沙为纸,教欧阳修读书认字 。从此,少年开始沉迷于读书,也开始慢慢展露出文学天赋 。
欧阳修聪颖好学,不仅能一目十行,还能过目不忘,很快就将家中的藏书看尽 。买不起书看,他就去借书 。城南李家,家中藏书众多,欧阳修常常硬着头皮前去借书 。
10岁那年,少年第一次读到了《昌黎先生文集》,只觉耳目一新 。韩愈的文章这般平易近人,潇洒恣意,与他从前读的那些晦涩难懂,雕章琢句的文章完全不同 。
于是,他连忙将文集借回家中,抄写吟诵,日日钻研,废寝忘食 。少年的创作水平与日俱增,写出来的文章也变得成熟老练 。
叔叔欧阳晔见此,十分欣慰,夸赞欧阳修道:“小小年纪便能写出如此文章,日后定能入仕为官,名扬天下!”
少年闻言,面带羞涩,心中却悄然埋下了梦想,他要去汴京!
文章插图
公元1023年,17岁的欧阳修在随州参加乡试,考试的题目是《左氏失之诬论》 。欧阳修见此题目,即刻文思泉涌,洋洋洒洒,写得十分畅快 。
踏出考场的那一刻,他踌躇满志,哼着小调就回了家,只待金榜题名 。然而,放榜那日,少年寻遍了角落,也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失望而归 。
原来,欧阳修的文章写得虽好,却不愿落俗套,文章中的韵脚超出了官韵规定的范围,考官们泥古不化,将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欧阳修黜落了 。
欧阳文忠公年十七,随州取解,以落官韵而不收 。三年后,20岁的欧阳修再一次参加了乡试,顺利通过后,被荐往礼部应试,这一次,他还是落榜了 。
少年有些苦闷,他收拾行李回到家乡,看着满屋的书籍,想起那些寒来暑往,刻苦读书的日子,少年的眼中蒙上了一层忧郁,他何时才能去到汴京 。
少年心中茫然,但是他从未想过放弃梦想 。他明白,自己没有背景,想要一朝成名,入仕为官,进士及第是不够的,他需要得到名家的提携 。
公元1028年,22岁的欧阳修带着诗作来到了汉阳,拜会了知军胥偃 。
文章插图
胥偃是个爱才惜才之人,他接纳了欧阳修,将其留在门下 。胥偃十分欣赏欧阳修的才华,每日与他高谈阔论,把酒吟诗 。
没过多久,胥偃带着欧阳修来到了汴京,在他的大力举荐下,欧阳修就试国子监 。少年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汴京,京中的繁华他不曾见过,他想,他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
这一年,欧阳修23岁,他仿佛是开了挂一般,国子监就试,他一举夺魁,国学解试,他再登榜首,次年的礼部考试,他再次夺魁 。少年没有辜负恩师的提携,一战成名,名动汴梁 。
人人都道,他定是今科状元的不二人选,少年内心也是笃定的 。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人生巅峰,连中三元的欧阳修为自己定制了一件长袍,以备殿试之用 。同宿舍的考生,时年19岁的王拱辰瞧见了,一把抢过袍子,披在了自己身上 。
朝着同窗好友炫耀道:“你们瞧,我就是新科状元!”欧阳修一笑而过,没有放在心上 。
那日殿试,宋仁宗亲自主持唱名仪式,欧阳修信心满满,考生们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欧阳修 。谁知,宋仁宗金口一开,状元却是王拱辰,而自己只取得了甲科十四名 。
欧阳修登时如遭雷劈,愣在了原地,随后自嘲起来,自己果然不适合走科举 。
文章插图
原来,殿试之时,欧阳修意气风发,言语犀利,丝毫不懂得低调,于是,主考官晏殊以“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为由,未能让欧阳修夺魁,借机给欧阳修上了官场的第一课 。
没能成为新科状元,欧阳修虽然内心苦闷,但他也很快就释然了 。进士及第后,恩师胥偃便将女儿许配给了欧阳修,虽然没能成为新科状元,但是他已经释然了 。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谓是人生巅峰 。欧阳修的童年过得太苦,他过早地见惯了人情冷暖,看清了世态炎凉,但他从未被生活磨去锐气,依旧长成了潇洒恣意的少年 。
我想,如果欧阳修从来都是这样的少年,那该有多好,可惜,在北宋的朝廷,向来都不是能独善其身的 。
欧阳修出生的时候,曾有相师断言:“耳白于面,名满天下;唇不著齿,无事得谤 。”
没想到,真的一语成谶!
文章插图
02
风流才子
入仕后,欧阳修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
在洛阳,他结识了人生的挚友梅尧臣,遇到了照顾他,欣赏他的上司,时任西京留守的钱惟演,娇妻相伴,知己共游,领导赏识,这是欧阳修最春风得意的一段时光 。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钱惟演爱才如命,十分厚待刚上任的欧阳修,不让他埋首公务,还鼓励他多享受生活 。他对欧阳修说:“你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创作!创作!创作!”
少年总是喜欢风花雪月,向往自由,自此,欧阳修终日游山玩水,呼朋引伴,对酒当歌 。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有人说,钱惟演对欧阳修不是包容,是放纵 。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殊不知,钱惟演年少时亦有雄心壮志,但是,他随父亲归顺北宋,身份敏感,从不敢锋芒太露 。他深知,人生很长,青春很短,纵使日后高官厚禄,但是青春难再,年少纵情又何妨!
文章插图
欧阳修与好友共游嵩山时,大雪纷飞,银装素裹,众人被景色所迷,纷纷驻足赏雪,待到要回去时,已是天色将晚,大雪封山,寸步难行 。
欧阳修正为难之际,只见风雪中行来一队人,领队的人见到欧阳修,俯身一拜道:“府衙公务简易,不必夜以继日 。郎君既已乘兴而来,何必败兴而归?不妨安住 。”
钱惟演不仅给他送去了美酒佳肴,还有歌姬与厨子 。自此,欧阳修在钱惟演面前更加纵情恣意 。
钱惟演见状,开口询问:“今日宴会为何来迟?”
官伎柔柔答道:“金钗丢了,因寻它,故来迟些 。”
钱惟演心下了然,笑道:“若你能得欧阳推官一首词,今日我便赔你这金钗,何如?”
欧阳修听罢,也不推辞,略加思索,写就了《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情意缱绻,温柔小意,诗语如画,钱惟演赞叹不已,当场赔了金钗,也成就了一段佳话 。
文章插图
然而,快乐的日子没过多久,妻子胥氏难产而亡,钱惟演被调任他处,欧阳修自己也要离开洛阳了,他万般不舍,写下: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是个有情人,他深情却不滥情,自有一派风流 。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其实,北宋对官员的生活作风考察得非常严格,官伎可以歌舞助兴,却不能私侍枕席,但欧阳修却与官伎有了私情 。
你说他风流也好,好色也罢,他都坦坦荡荡地写进了自己的诗中,他拥有极度的欲望,却又极度诚实,这就是属于欧阳修的魅力 。
但是,在风云诡谲的朝堂上,这些都成为了政敌们击杀欧阳修的证据!
公元1034年,欧阳修受诏命回京,任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 。欧阳修十分喜欢这份工作,这里有天底下最珍贵的文史典籍,都是千金难买的孤本,他可以名正言顺地翻阅 。
闲暇之余,他与三五好友相约游山玩水,吟诗作赋,美酒佳肴,好不快活 。就在大家以为,欧阳修即将平步青云的时候,他的人生却直接荡入谷底 。
文章插图
公元1036年,时任开封知府的范仲淹进献《百官图》,弹劾宰相吕夷简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皇帝盛怒,将范仲淹贬至饶州 。
朝中官员见状,纷纷落井下石!
欧阳修一向将范仲淹视为自己的偶像,见他如此遭遇,这个热血青年终于坐不住了,于是,他满怀愤怒,写下了著名的《与高司谏书》 。
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欧阳修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言语犀利,极尽讽刺,大骂言官无耻 。他不怕皇帝降罪,他要用自己的死洗刷范仲淹的冤屈 。
一时间,帝王震怒,欧阳修被贬官至夷陵 。
文章插图
这一年,他30岁了,而立之年,官场失意,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因病去世了,他终是感受到了无边的寂寞 。元宵佳节,欧阳修走在街头,火树银花,行人如织,他想起了妻子 。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在夷陵的日子里,欧阳修并未丧心殆志,经过四年的励精图治,夷陵很快就出现了移风易俗,时合政清的局面 。
这一次,欧阳修重新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受召回京,重任馆阁校勘,但他仍旧坚定不移地支持范仲淹的改革 。
这让守旧派的官员再也坐不住了,上书皇帝,称范仲淹与欧阳修等人皆为“党人”,荐引朋党,离间君臣,这样的言论让宋仁宗坐卧难安 。
这次,欧阳修再次出手,直呼:“君子无党,小人有党,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朋党论》一出,言辞直击要害,无人敢与其争锋,这既宽了宋仁宗的心,也灭了保守派的嚣张气焰,官员们害怕被牵连,只能暂时退缩,但他们从未停止对欧阳修的攻击 。
文章插图
03
君子之悲
公元1043年,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这一举措再次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范仲淹再遭贬谪 。此时,已经任职谏院的欧阳修再次上书,为范仲淹辩护 。
为了扳倒欧阳修,保守党们开始罗织罪名,将一张大网撒向了欧阳修 。
没过多久,一名张氏妇人将欧阳修告上开封衙门,称其霸占自己的家产 。张氏受人挑唆,以欧阳修的名义购买了大量田产,然后将买卖的契约当做证据来指控欧阳修 。
可是,这样的证据显然是经不起审查的,很快就露出了马脚,霸占家产一事更是无从谈起 。张氏知道自己即将要承担诬陷的责任时,直接反咬一口,控诉欧阳修道德败坏,觊觎后辈 。
一下子,整个案件被推向了高潮!
欧阳修的风流,人尽皆知,案子还未审理,几乎就坐实了欧阳修的罪名 。欧阳修辩解道:“此女入府时,年仅7岁 。”
可是,保守党早有准备,他们翻出欧阳修的《望江南·江南柳》 。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 。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 。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 。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 。何况到如今 。保守党牵强附会,斥责欧阳修人品低下!
文章插图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况且这把杀人的刀,出自自己的亲人 。一代文坛宗主,背负着这样的丑闻,被贬官滁州 。
这一变故,可谓是小人之庆,君子之悲!
人生大起大落,欧阳修早已看淡,他从此自号醉翁,远离朝堂,寄情于山水之间,这大概是古代文人失意时,统一的姿态吧!
在滁州时,欧阳修写下了名动大宋的《醉翁亭记》 。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一时间,天下莫不传诵,家户至到,当时为纸贵 。仅仅两年时间,欧阳修就将滁州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自得其乐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宋仁宗,庸人为官,是阻碍国家壮大的绊脚石 。
……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文章插图
一时间,宋仁宗也觉得对欧阳修的处罚过于重了,于是,他重新启用了欧阳修,授予他起居舍人的职位,将他调往了扬州 。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离任时,百姓们前来送别,他们喜欢这位心地仁厚的太守大人,不愿意放他离开 。欧阳修却说:“你们不必难过,我到哪里都会是快乐的醉翁!”
——《别滁》
此时的欧阳修不再有刺人的棱角,他开始走向了圆融,走向了另一种人生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想,这大概是他实现理想的另一种方式吧 。
文章插图
公元1049年,欧阳修再次被诏回京,先后担任翰林学士,副枢密使,参知政事等官职 。虽然,他曾遭受诬陷,但他仍不改本色,遇到不平,仍旧仗义执言 。
彼时,仁宗皇帝驾崩,赵曙继位,史称宋英宗 。英宗继位后,想要追封自己的生父为“皇考”,这一决定得到了欧阳修、韩琦等人的赞同,却遭到了御史等人的反对 。
为了将欧阳修拉下台,反对派显示斥责欧阳修对皇室大不敬,更是如法炮制,制造了“盗媳案” 。
欧阳修多次上书,为自己辩解清白,但是,谣言四起,更何况此事乃儿媳亲口承认,欧阳修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
文章插图
好在皇帝召见了御史,想要问清是由,奈何御史们始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英宗大怒,斥责其不择手段,诬陷良臣,将他们全部贬黜 。
然而,此时的欧阳修已然对朝堂失去了信心,他多次向英宗请求外放,却被英宗拒绝了 。此后,朝廷多次想要重用欧阳修,都被他婉言拒绝了 。
公元1057年,欧阳修被任命为吏部主考官,选拔人才 。当时,大多数的举子都偏爱"太学体”,为了彰显学识,文章写得晦涩难懂 。
欧阳修看到此类文章后,决定概不录取 。放榜后,考生们愤愤不平,认为科举考试不应仅凭个人喜好,扬言要当街痛打主考官 。
然而,欧阳修并不在乎,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为璀璨的北宋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
文章插图
公元1071年,志在改革却心灰意冷的欧阳修,前后六次向神宗皇帝请辞,神宗无奈,只得恩准 。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欧阳修回到颍州定居,从此,世间少了位高官欧阳修,多了位寄情山水的六一居士 。一万卷书,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还有一个快乐的小老头 。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欧阳修不再执着于曾经的理想,既然不能实现,那么归隐田园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 。
他终于体会到了人生的滋味,有人说他过于消极,我觉得,这是世人对他的误解 。欧阳修从来不曾放下他手中的剑,他仍是当初的那个少年 。
只是他看清了这世间的激荡,将心归于平静,于一室中怡然自得,他放下了曾经,放下了执念,但从未放下热血和情义 。
文章插图
04
最后
公元1072年,欧阳修在颍州病逝,终年66岁,谥号“文忠” 。
欧阳修的一生,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他曾高官厚禄,曾引领北宋文坛,他生前名扬四海,死后连天子都为他写赞歌 。
他一生有情有义,他的情给了知他懂他的人,他的义给了大宋社稷,他一生从未负人,却被北宋朝廷不断辜负 。
好在,他懂得了,放下一切,万般自由!先生,若有来生,愿你能成就生前功名,一生不被辜负!
文章插图
欧阳修当过好几个州的长官,从来没有像样的政绩,也不求声誉,治理风格宽松简单,不扰民 。曾经有人向他请教“为政宽简而不荒废事务”的秘诀,欧阳修解答说,我所说的宽,是不苛刻急切地去满足上司的要求,我所说的简,是不要繁琐细碎什么都管 。那么,欧阳修宽简治民的效果如何呢?“所至民便,既去民思”,在任时老百姓觉得方便,离任后老百姓怀念 。
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很多晚辈后生慕名求见,欧阳修也乐于接见,然而,他从不谈文章怎么写,却喜欢讲做官的道理 。为什么呢?用欧阳修自己的话说,“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润身”指增强个人修养,“文章”的作用其实也止于“润身”——当然,作为文章大家,欧阳修完全有资格这么说,那是他的谦虚,也是他的骄傲 。所谓“政事可以及物”,是说政府的决策、官员的行为会影响到治下每一个老百姓的福祉,所以,拥有行政权力的人必须审慎,“对待任何事情都绝不敢马虎”——这是欧阳修践行终身的誓言 。
推荐阅读
- 排骨焖大米的做法 排骨焖米饭的家常简单做法
- 雷神山和火神山的意义 来这里看正解
- 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条件是什么,简述债权人的代位权成立的条件
- 秋葵的功效 秋葵有哪些功效?
- 陶粒的作用和特点是什么 陶粒的简单介绍
- c7h16的一氯代物有几种
- 怎么找到百度网盘好友分享的内容
- 哪种花对身体好在家养
- 如啥如啥的成语有什么
- 6种好看又百搭的组合推荐 牛仔裤配什么鞋子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