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轻”,说到底还是读书的境界没到那个点上 。古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有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谓知音,这都是上升到了一定层次的 。
真正的文人,像李白那样,当年李白官场失意,便醉情于山水,杜甫遇之,便跟着一起游览大唐的名山大川,这是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互相尊重,并不是说李白是个失败者就轻视他 。当然很多人都做不到这等的才华出众,甚至不及一星半点 。所以就有了现在的真正的作家看不起写小说的啥的,写小说的鄙视写网文的,写网文的不屑于看写小黄文的 。其实,他们都是执着于文字,咬文嚼字说不上,但只要你看了能有所收获,就不枉作者写鸡汤文也好,教你怎么谈恋爱也好,或许作者只是写作爱好呢?
回过头来,读高中的时候,理科生多是瞧不起学文科的,这里说的不一定是文人,也可以是文化人,因为他们毕竟受过教育 。但都是受教育,硬是有人对不同的文化知识存有不一样的意见,一千个莎士比亚笔下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的看法,不能控制别人的思想,所以,文化上,要求同存异或许可以带来更好的文化认同感 。
综上,为什么“文人相轻”,或许是境界、层次还不在一个层面上,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人”存在,存在即是合理的 。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是互联网用户需要去学会的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问的蛮好,“文人相轻”是个众所周知的事 。若说故事,其实不多,但是同行相忌这种事,每个人都可能会感受到 。
身边一个妹纸,曾经发过朋友圈,反思自己的“嫉妒”心,很直白地说自己会嫉妒别人的成就,要与所有比她厉害的人相较高下 。于是她会去参加各种会议各种活动,认识各个界内厉害的老师 。有时会把自己搞得很累,也给旁人急功近利、趋利避害只为自己的印象 。
她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觉得自己是最好的,要在一个比较的天平上将他人踩下去 。
其实,如果仅仅是想法上的“文人相轻”“同行相忌”,那无可厚非,大不了不相往来便是,但是如果上升到行动上,譬如用语言或暗地里的一些小动作,无端贬损诬蔑他人,那也是挺无德的 。
历史上有名的“文人相轻”的故事是李斯和韩非 。李斯妒忌韩非受秦王重用,怕他的风头盛过自己,就在秦王面前说韩非坏话,甚至送毒药逼韩非自杀 。(故事细节真假可能还有待考究)
近代的比如鲁迅、胡适、林语堂那一帮人 。那时候发报纸文章吵的天昏地暗的,但是那也是个思想火花迸发的时代 。
【文人相轻,说说你身边“文人相轻”的现象?】其实很多文人也是有宽广胸怀的,所以也会有“文人相惜”之说 。不过好像比较多存在于前辈提携后辈中 。
不无缘无故地批评针对别人,安然对待针对自己的人,人活短短一生,大智若愚也未尝不是好事 。
大致如此 。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说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典论·论文》里指出文人之所以相轻是因为“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斯不自见之患也 。”
简单来说就是,人的天性就是善于发现自身的优点 。许多作家水平差不多,还是要比较出高下,就是天性使然 。尤其是文学有不同的体裁,小说诗歌散文等等,很难做到样样都好,可是许多作家,擅长某个体裁,便拿自己擅长的体裁,去比他人不擅长的,以此得出他人不如自己的结论 。
不过鲁迅先生说过,“文人不应该随和;而且文人也不会随和,会随和的,只有和事佬 。”
自古文人相轻,还有许多趣事:说刘文典是研究庄子的大师,十分狂傲 。他讲:全中国懂庄子的就两个半人,庄子本人算一个,乌七杂八的算半个,剩下一个就是我 。瞧不起沈从文 。
沈从文晋升教授,他就不满意:沈从文算什么教授?在西南联大,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要是我给开工资,陈寅恪应该拿四百块,我拿四十块,朱自清拿四块,沈从文四毛钱都没有 。他都当教授了,那我是什么?我岂不成了太上教授?那日,日军飞机扔炸弹 。大家纷纷逃跑 。
陈寅恪逃跑 。刘文典逃跑 。沈从文也逃跑 。不巧被刘文典遇上了 。刘文典破口大骂:陈寅恪跑是为了保护国粹,我跑是为了保护《庄子》,学生跑是为了留个种子,你跑个什么!
其实不止是文人,任何人都相轻,如同你总是不同意别人看法一样,文人只是用自己的文字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而已 。偷偷告诉你,文人其实还爱互粉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你不知道的手机隐藏功能
- 脸上长痘的搞笑说说 长痘的句子
- 大哥教你梳中分啥意思
- 联想打印机卡纸怎么解决 教你打印机卡纸的解决方法
- 孩子升学祝福语大全
- 对自己生日的祝福句子
- 手把手教你超详细的安装步骤 小米电视直播软件怎么安装
- 成长中领悟到的关于人生的经典说说 很经典的哲理说说大全
- 有内涵的爱情祝福语
- 失望的说说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