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物,煮了能吃吗?比如发霉食物煮过能吃吗

致癌物,煮了能吃吗?比如发霉食物煮过能吃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在我们平常的认知中,经过开水能够杀死细菌,当然包括致癌物 。其实这种理解是错的,开水能杀死大部分细菌,但是致癌物却是例外,开水对致癌物影响不大,不能杀死致癌物 。

致癌物,煮了能吃吗?比如发霉食物煮过能吃吗

文章插图


0?1? 致癌物的分类
第一类:多环芳烃类致癌物 。
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如苯并芘、苯蒽等 。它是由食物中的有机物经过高温烹调,就有可能分解成多环芳烃类 。用炭火烘烤富含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就有可能产生
第二类:杂环胺类致癌物 。
杂环胺类 致癌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鱼等 。高温分解会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 。如2-氨基-3-甲基咪唑(4,5-f)喹啉(IQ)和2-胺基-1-甲基-6-苯咪唑(4,5-b)吡啶(PHIP) 。
这些物质是强致突变物,易引起结肠癌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 。
第三类:亚硝酸盐致癌物
亚硝酸盐致癌物,用亚硝酸盐腌制过的肉类中发现有亚硝胺类致癌物,如N-二甲基亚硝胺和N-亚硝基吡啶 。
第四类:黄曲霉毒素致癌物
黄曲霉毒素类致癌物如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霉变的食品中易产生该物质 。

致癌物,煮了能吃吗?比如发霉食物煮过能吃吗

文章插图


0?2? 分别了解一下各类致癌物对温度的耐受性
A: 多环芳烃类致癌物 。其代表物质是苯并芘 。
?苯并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活性很高的间接致癌物和致癌突变物 。它是一种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纯品本身是五个苯环联在一起的无色或淡黄色针状晶体 。?熔点及沸点较高,熔点为179℃,沸点为475℃,相对密度1.35,蒸汽压很小,不溶于水,易溶于苯类芳香性溶剂中,微溶于其他有机溶剂中 。
B. 杂环胺类致癌物 。加热、温度是杂环胺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
?当温度从200℃升至300℃时,杂环胺的生成量可增加5倍 。杂环胺的前体物是水溶性的,加热后,水溶性前体物向表面迁移并逐渐干燥,其加热后的主要反应是产生杂环胺 。
?烹调时间对杂环胺的生成也有一定影响 。在200℃油炸温度时,杂环胺主要在前5分钟形成,在5~10分钟形成减慢,进一步延长烹调时间则杂环胺的生成量不再明显增加 。
? 食品中的水分是杂环胺形成的抑制因素 。因此,加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水分含量越少的食物,产生的杂环胺越多 。
?而烧、烤、煎、炸等直接与火接触或与灼热的金属表面接触的烹调方法,由于可使水分很快丧失且温度较高,产生杂环胺的数量远远大于炖、焖、煨、煮及微波炉烹调等温度较低、水分较多的烹调方法
C.亚硝酸盐致癌物 。
?亚硝酸盐加热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去除,亚硝基化合物在碱性环境中比较稳定,一般条件下不易发生水解,但在酸性环境下加热至70℃~100℃可以水解,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裂解,在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氧化剂作用下氧化,可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的生成 。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定的加工处理方法、合理的食物搭配降低其在食物中的含量 。

D.黄曲霉毒素致癌物 。
?黄曲霉素分解温度为268℃ 。紫外线对低浓度黄曲霉毒素有一定的破坏性,标准做法是过长时间高温(100—120℃)作用,如高压消毒和锻烧才能使其大部分失活,压上阀后煮20分钟,但黄曲霉产生黄曲霉素在高温下却很稳定,很难分解或被其他物质反应掉,依然有毒性 。
?低温只能抑制他的生长,杀不死的 。黄曲霉滋生的适宜温度 黄曲霉是温暖地区常见的占优势的霉菌,其生长温度范围在4—50℃之间,最适生长温度为25—40℃ 。
?黄曲霉毒素形成的最低温度为5—12℃,最高为45℃,最适温度为20—30℃(28℃) 。在肉制品中,当温度在10℃以下时,则不生成黄曲霉毒素 。

致癌物,煮了能吃吗?比如发霉食物煮过能吃吗

文章插图


我们家中用锅水煮,温度大概在100℃,而普通的家用高压锅,温度可达110℃~122℃ 。如果是工业用高压锅,温度可达170℃ 。对各类致癌物也是无效的 。
【致癌物,煮了能吃吗?比如发霉食物煮过能吃吗】而对各类致癌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健康饮食,选择合理的烹调方式,丟弃霉变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