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见善如不及 不善则探汤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 , 见不善如探汤 。吾见其人矣 , 吾闻其语矣 。隐居以求其志 , 行义以达其道 。吾闻其语矣 , 未见其人也 。”(《论语·季氏》16.11)

论语日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见善如不及 不善则探汤

文章插图
本章孔子讲了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 。
1、见到善唯恐赶不上 , 急切地去追;见到不善就像手碰到开水 , 深恶痛绝 , 避之唯恐不及 。孔子见到这样的人 , 也听到过这样的话 。《集注》言:
真知善恶而诚好恶之 , 颜、曾、闵、冉之徒盖能之 。语 , 盖古语也 。
这是人性使然 , 人性向善 。只要努力 , 都可以做到 。一个人起码的善恶是可以分得清的吧 。
论语日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见善如不及 不善则探汤

文章插图
2、避世隐居以保全自己的志向 , 仁义行事以来贯彻自己的理想 。孔子是听其言 , 未见其人 。张居正言:
士方未遇而隐居之时 , 则立志卓然不苟 , 把将来经纶的事业 , 都一一讲求豫养 , 而备道于一身;及造际而行义之日 , 则不肯小用其道 , 将平日抱负的才略 , 都一一设施展布 , 而不肯负其所学 。
用之则行 , 舍之则藏 , 但其志却无时无刻不在 。
论语日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见善如不及 不善则探汤

文章插图
【论语日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见善如不及 不善则探汤】前一种 , 爱惜自己的羽毛 , 能独善其身 。后一种则比较难 , 人穷往往志短 。穷困中能独善其身而不失其志;顺境中又能行义达道 , 如此出处合宜、体用全备 , 非一般人所能为 。孔子之前 , 大概只有伊尹和姜太公可以当之吧 。但 , 这两种都值得肯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