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下逐瘀汤加减治肿瘤医案

西医学认为,肿瘤是一种基因病,但并非是遗传的它是指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单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而得名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机体的危害性的不同,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前者生长缓慢,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不发生转移,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大 。后者生长迅速,可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还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正常器官结构,使机体功能失调,威胁生命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有本质的区别:非肿瘤性增生为机体生存所需,所增生组织能够分化成熟,并且能够恢复原来正常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且这种增生到一定限度就不再继续 。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功能,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生长旺盛,具有相对自主性,即使后来致瘤因素不存在仍能持续生长 。
在治疗上,西医学一直主张历经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 。近年来,众多学者又提出肿瘤综合治疗的概念 。所谓肿瘤综合治疗是指: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 。可以说,肿瘤治疗学研究显示出多学科的合作与补充,肿瘤的治疗也已进人综合治疗的时代 。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根本思想是系统论中各组分相加的和大于各组分的代数和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组分,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依照不同病例特点,进行有机组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不谋而合 。人们在综合治疗癌瘤时,大多先切除原发病灶,再辅以化疗,这不仅有利于病情分期,同时又可防止那些对化疗不敏感肿瘤手术切除的时机 。但对睾丸、肛门、喉咽等部位的肿瘤,人们尝试做过术前化疗,显示出化疗的效果 。
辅助化疗是指在采取有效的局部治疗后,针对微转移癌灶,为防止复发转移而进行的化疗 。
中医学认为,癌症是在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虚弱的基础上,外邪入侵,痰湿气瘀毒等搏结日久,积渐而成其临床特点是体内出现肿块,表面高低不平,坚如岩石,并伴有脏腑衰弱的表现 。古代医籍中对本病的论述颇多,远在殷墟甲骨文上就有“瘤”字的记载《黄帝内、“
经》中有“昔瘤”、“石痕”、“肠”、“息肉”、“膈塞”等类似癌症的表述 。《难经》有“五积”之名,如肝之积肥大,脾之积曰痞气,肺之积曰“西贲” 。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分别论述了“痕”、“积聚”、“食噎”、“反胃”等病证,其中均包括癌症的证候 。对“癌”
的记载,首见于宋代《仁斋直指附遗方该书指出:癌者,上高下深,岩石之状,毒根深藏 。有关癌症的病因病机,《黄帝内经》认为主要是情志失调,寒气内客 。《中藏经·论痈疽疮肿》认为“五脏六腑蓄毒之不流”是其重要原因 。在治疗方面,《三国志》有华佗用刳割(手术)治疗结积的记载 。《千金方》善用虫类药治疗积《丹溪心法》
认为积聚痞块多因“痰饮”、“气滞”、血块”瘀滞而成,治当“降火、清痰、行死血块,块去需大补” 。
尤其,中医学对骨肿瘤的认识自《黄帝内经》首次记载本病以后,历代医家从不同的侧面对本病的认识和治法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和补充,使得对本病的认识逐渐加深,综合诸医家的论述,认为本病的发生总由肾气不足、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以致寒湿毒邪乘虚而入,气血瘀滞,蕴于骨骼而成 。如外邪侵袭,由表及里,深达骨骼,久留积聚而成;跌扑损伤,血络受损,瘀血停聚,不散成瘤;禀赋不足,或劳力过度,房劳过度,耗伤肾气,肾主骨生髓,肾气亏耗则骨骼病变;多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湿生痰,积聚成瘤;精神刺激,情志不畅,五志过极,以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致成骨瘤 。中医学称为“骨疽”“骨瘤”“石痈”“石疽”等范畴
【临床应用】
付氏等自2004年起采用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骨转移癌痛23例,效果满意 。选用2004年1月起经相关检查确诊并在该科住院骨转移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0例,年龄在25~70岁,预计生存期在2个月以上,且上述患者均有明显疼痛,未用或停用放、化疗1个月以上 。根据患者主诉疼痛程度,显效:疼痛减轻Ⅱ度以上;有效:疼痛减轻Ⅰ度;无效:疼痛减轻,但疗程中又恢复至原有程度者或疼痛未减轻或加重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有统计学意义 。
谭氏等45)近2年来应用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骨转移癌疼痛28例,取得较好疗效 。本组病例共28例,其中住院病例21例,门诊病例7例;男20例,女8例;年龄最小者26岁,最大者63岁,平均年龄37岁;鼻咽癌骨转移者9例,乳腺癌骨转移者8例,肺癌骨转移者5例,食道癌骨转移者4例,前列腺癌骨转移者2例;病程最短者4个月,最长者2年3个月 。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认为恶性肿瘤,所有病例均经X线摄片或放射性核素骨扫描证实存在骨转移所有病例均经多项理化检查排除其他非癌性原因引起的骨痛 。治疗结果,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
徐氏461本文病例共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7例,均系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经X线摄片、CT或MRI、ECT骨扫描等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骨转移,并伴有明显疼痛,未用或停用化疗或放疗1个月以上;年龄24~74岁,中位年龄52岁;预计生存期2个月以上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62.96%,有统计学意义 。
【典型案例】
李某,女,47岁,于1年前经胸部CT等检查诊断为肺泡癌,半年前出现右肩、胸胁部右下肢疼痡剧烈影响睡眠活动,经全身骨扫描诊断为右肩关节,第六、七肋骨,右胫骨中段多处骨转移,遂以身痛逐瘀汤结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予以唑来膦酸注射液4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同时服用中药汤剂连用10日,仅1个疗程,患者诉疼痛明显减轻,能自由活动,并且无需服用止痛药,故嘱患者半月后再次来院行下1个疗程治疗 。
何某,女,61岁 。1997年3月10日初诊症状:右颈部包块1个月 。经细胞学穿刺、鼻咽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鼻咽癌、右颈部淋巴结转移,行鼻咽腔局部及右颈部包块放疗2个月1997年6月19日复诊 。症状:鼻咽癌放疗后3个月,背部及右肩部疼痛2周疼痛剧烈,转侧不利,痛处固定 。检查:T、T、T椎体压痛、右肩胛骨区压痛 。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示T、T、T及右肩脚骨转移癌 。以曲马多胶囊治疗患者疼痛无减轻,改服硫酸吗啡控释片,患者出现明显呼吸抑制 。查患者舌质紫暗,脉涩,结合其疼痛特点,从中医学理论辨证属瘀血阻滞 。予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以前方服用 。药进4剂,痛势衰,续服10剂,疼痛消失 。45
【膈下逐瘀汤加减治肿瘤医案】按:身痛逐瘀汤具有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的功效,方中药物经西医学证明,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具有抗炎、镇痛、抑制免疫的作用;党参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促进消化吸收及造血功能作用;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具有消炎止痛杀菌、抑癌、排毒和退热作用;蜈蚣所含组胺样物质、溶血蛋白质、胆固醇、酪氨酸、高氨酸、蚁酸等可用于治疗各种癌症,具有极高止痛作用 。诸药合用标本兼治 。以中药疏肝理气、祛瘀通络、宣痹止痛法以身痛逐瘀汤加味,方中香附、延胡索、积壳等疏肝理气;桃仁、红花、川芎、五灵脂、没药等祛瘀活血;秦艽、羌活、地龙通络宣痹 。诸药合用,气机畅,瘀血除,痹阻通,则疼痛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