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代表分支:贵州德江土家族傩堂戏
德江傩戏,是傩戏的一种,并且是古傩的一种,源于古时傩仪 。它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其道具、服饰、音乐等都有十分特别的艺术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傩戏文化中了解它吧 。
德江傩,作为一种古老的地域文化,是古傩的一种,它源于古时傩仪 。明代中期,德江傩堂戏已发育成熟,在民间占有了生存空间和价值 。德江傩堂戏原始古朴,源远流长,除傩艺人口传历史外,有明洪武千年傩艺人墓志碑记;有传代数百年的师传名单位,《师坛图》和代传《金谱》 。
由于师传不同,有茅山教和师娘教之分 。师公传授者为茅山教,师娘传授者为师娘教,二者的“师坛图”上都共同顶敬“玄坛会上赵侯圣主傩公大法师” 。茅山教与师娘教所用道具基本相同,但演出内容和风格则有一定的差异,师娘教的文戏、正戏较多,茅山教的正戏、插戏较多;师娘教柔美细腻,唱腔婉转,舞步轻盈;而茅山教则粗犷豪放,唱腔质朴,舞步骄健 。或者说,一是充满阴柔之美,一是充满阳刚之气 。
时至今日,德江傩堂戏在民间开展活动十分普遍,傩戏坛(班)遍布全县20个乡镇,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傩戏坛班131坛,掌坛师131人,傩艺师200余人,古老面具1484面,专门从事傩文化研究的人员有20余人 。
德江傩堂戏又称傩戏和傩坛戏,土家人叫“杠神” 。它是一种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戏剧,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风俗文化活动 。它源于古时的傩仪,是古傩的一种 。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 。
傩戏是傩堂戏的主体部份,有正戏和插戏之分,共有八十多支,其中正戏16支 。除傩戏之外,一般还要进行傩技(土家人称绝活)表演,项目由主家与坛班约定 。在举行傩事活动前,土家族老师都要精心布置一个傩坛(傩堂),所以傩堂戏又称傩坛戏 。傩坛布置精致,集编扎、剪纸、染印、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为一体 。
傩堂戏的演出一般是在需要冲傩还愿的人家堂屋里进行 。傩堂戏的面具大多用白杨或柳木制作 。白杨木质轻而不易开裂,质地细腻;其雕刻粗犷中不乏细腻,古朴中不乏韵味 。
傩堂戏有半堂戏和全堂戏之分,半堂戏用其12个面具,全堂戏用24个面具 。傩堂戏中的面具的角色主要有唐氏太婆、先锋小姐、歪嘴秦童、土地灵官、关帝圣君、开山莽将、幺儿媳妇等 。
傩堂戏的道具常用的有令旗、牛角、师刀、牌带、令牌、神鞭、神棍、宝剑、卦子、木鱼、神鼓等,它们的大小、尺寸、图案、质地都有严格规定,有其象征意义,其来历大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
傩堂戏的服饰古朴简单,只有头扎、法衣、法裙三种 。头扎实际上就是土老师所带的头冠,法衣是执行法事的礼服 。法裙多为八幅罗裙,主要用于起舞、走动 。
【傩戏代表分支:贵州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傩堂戏的音乐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幽默风趣,多姿多彩 。由于傩堂戏剧目内容和表演形式的不同,其韵可分为祭祀性音乐、正戏音乐和插戏音乐 。
傩堂戏是融音乐、舞蹈、说唱、法事、武打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舞蹈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其舞蹈分为两大部份:一是内坛法事中的舞蹈,其舞步严谨,庄严肃穆,轻盈飘洒,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常限制在傩堂内铺设的竹席上演出;二是外坛戏剧中的舞蹈,其动作夸张、豪放、变化性强,旋转幅度大,活动场面宽,不受一席之地的约束 。
傩舞的舞谱称之为“禹步”,又称“踩八卦”或“踩九州”,其舞步常有的“丁字步”、“品字步”、“跨门步”、“旋转步”、“梭梭步”等,虽各有不同,但都以“八卦”、“九州”的方位为舞蹈作运动的标向 。
傩堂戏演出都有一定的剧本,一般是24出,主要有《关公斩蔡阳》、《钟馗捉鬼》、《安安送米》、《苏妲姬选婚》、《八仙庆寿》等 。
从总体上讲,德江傩以完整的傩仪和傩戏、傩技构成酬神、娱人活动系列 。至今保存有完整的22道法事,24场正戏,另还有插戏以及全套面具,上刀山(刀梯)、下火海(踩红铧捞油锅)等傩技和完整的神案,这些都为研究傩戏傩文化提供了原始的、完整的珍贵材料 。
推荐阅读
- 汽车电瓶绿灯亮是不是代表充满了 电?
- 已婚情人生日送啥礼物 3种最代表心意的生日礼物
- 孙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 家教里591827是什么意思
- 猫咪的尾巴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 中国优良中差各代表多少分
- 机油型号代表什么 机油标号都是什么意思
- 行为派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
- 化学名词PDI代表什么
- 车牌号中间的字母代表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