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是什么,清华简是从何而来的

#mui-player img {max-width: 100%;}“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是古人一直教育我们的传统美德 。曾经在北京发生的不幸,导致我国很多古代文物流落在外,而后被一些爱国富商拍卖回来,捐赠给祖国 。除了爱国还有着一些不忘母校的才者 。
那么,本期一起了解一下清华大学的清华简是什么 。
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被称为“清华简” 。经碳14测定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简的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较多 。清华简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经“焚书坑儒”影响,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研究它们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初期面貌和发展脉络 。
2008年7月,校友赵伟国向母校清华大学捐赠了2388枚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 。这批竹简由校友赵伟国从境外拍卖所得后捐赠给清华的 。至于这批竹简的出土时间、流散过程,如今已不得而知 。竹简上记录的“经、史”类书,大多数前所未见,曾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的李学勤教授评价说,“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难以估计” 。
这批竹简于2008年7月15日被运到清华大学 。校方立即组织专家,用3个月时间对它们进行了清理保护 。据清理后统计,清华简中整简所占的比例很大,而且简上一般都有文字 。
简的形制多种多样,最长的46厘米,最短的10厘米左右 。简上的墨书文字出于不同书手,风格不尽一致,大多精整清晰 。有少数简上还有红色的格线,即所谓“朱丝栏” 。
2008年10月14日,清华大学邀请了李伯谦、裘锡圭等11位专家对这批竹简进行观察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这批战国竹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必将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
【清华简是什么,清华简是从何而来的】2008年10月14日,由11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得出结论:竹简的年代为战国中晚期,内容大多为前所未见的“经、史”类书 。
为了印证这一论断,2008年底,北京大学加速器质普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这批简中的无字残片标本进行了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矫正后,得到的数据为公元前305加减30年,即战国中晚期之际,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结果基本一致 。
另外,专家还请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对竹简残片的含水率做了测定,结果是400%,这是曾经在水中浸泡千年才有的结果,现代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李学勤说:“我们大胆猜测一下,如果这批竹简出自湖北,它的制成年代是在白起伐楚(公元前278年)之前 。”
【结束语】清华简虽然对于清华大学的意义是重大的,但是赵伟国这种不忘本的精神才是清华大学最大的宣传,小编认为清华简的来历远远没有这种精神更珍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