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文章插图

蜀地是“天府之国”,的确并不缺粮 。

之所以诸葛亮屡屡北伐总是缺粮,是因为交通不便,道路险阻,有粮运不出去,跟不上作战部队的需要 。

难道秦始皇运粮就不困难吗?

此一时,彼一时也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却是诸葛亮唯一的出路

蜀道之难,不仅仅是说入川之难 。入川难,比登天还难;出川也难,也跟登天差不多 。

在说出川难之前,还是先说一下刘备、诸葛亮是为何入川、如何入川的吧 。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听从张松的建议,派遣法正、孟达各率领二千人马邀请刘备入川 。

刘璋考虑的很周到哦,清楚道路不好走,派遣军队作为引导 。刘备入川那是一路畅通,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

诸葛亮、张飞、赵云入川时,就相对麻烦一些 。

《关张马黄赵传》记载:

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 。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 。

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 。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 。

诸葛亮等人是从荆州溯江而上入川的,具体路径是沿着长江三峡抵达江州(汉晋时期的江州,是今重庆市渝中区) 。

进入江州以后,张飞、赵云分兵会合于成都 。

尽管遇到了刘璋所属驻军的阻拦,但对于张飞、赵云来说,还不是问题 。

进是进来了,但想再出去就困难了 。

刘备清楚,从汉中方向出川是困难重重的,因而豁上性命也要在夷陵干上一架,其目的就是想继续保住荆州这个方向的出川路径 。

其结果,大家都清楚了 。

荆州的路被堵死了,如果一直困在蜀地,那诸葛亮就真的是一条“伏龙”了 。

但想要出去,只有两条道:一是沿着长江而下,出荆州;一是出汉中,通过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骆谷道、子午谷道,进入关中 。

襄樊之战失去荆州,夷陵之战大败而归,诸葛亮出荆州这条道就彻底没有指望了 。

尽管诸葛亮修复了与孙吴的关系,但你想再去染指荆州,那是不可能的 。留给诸葛亮的出路,就只有汉中一个方向 。

这也是刘备决意发起汉中之战、誓死也要夺回荆州的原因所在 。

在长江三峡地区流行着一个俗语,说“川人出夔门是龙,不出夔门是虫” 。(夔门,三峡之西门,奉节之东) 。

不管是虫还是“伏龙”,出不了川,诸葛亮就没有大的作为 。

出夔门是龙,出了汉中也是龙 。但是出夔门难,出汉中就容易吗?

虽然出汉中很难很难,但必须要出 。这就是诸葛亮至死也要北伐的原因,否则就困死在了蜀地 。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文章插图
汉中仅仅是一块小小的盆地,与蜀中交通隔断

远的不说了,就说益州牧刘焉父子是如何独霸益州的吧 。

《三国志·蜀书·一刘二牧传》记载:

张鲁母始以鬼道,又有少容,常往来焉家,故焉遣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绝谷阁,杀害汉使 。

张鲁的母亲虽然徐娘半老,但却花容月貌像个少女一般,经常来刘焉家串门 。因为这个缘故,益州牧刘焉就派遣张鲁为督义司马,驻扎在汉中 。

张鲁到了汉中,就断绝了与关中地区的交通,杀害了汉朝廷的使者,隔绝了与关中、中原地区的来往 。

刘焉死后,张鲁更是在汉中称王近三十年 。

张鲁之所以能够割据汉中,是因为得益于地利 。

关中进入汉中很困难,蜀中进入汉中也非常困难,因此才成就了张鲁割据的局面 。

刘璋继位益州牧,对张鲁基本没有办法,不得已才邀请刘备入川的 。

邀请刘备入川的目的,刘璋也没指望消灭张鲁,只是防御张鲁的入侵 。

由此可见,刘璋是多么的菜,吃掉张鲁很难,但张鲁想进入蜀中何其容易哦?

马超父子在西凉地区牛叉的不得了,但也没有能够征服汉中 。

曹操征服汉中,张鲁归降,但最终曹操还是没能守得住汉中,刘备毕其功于一役,汉中决战,以“男兵女运”的意志才挤走了曹操 。

那就看一下,汉中这个地方,为何曹操垂涎三尺、刘备为何势在必得吧 。

秦朝时设汉中郡,郡治在西城(今安康,又说是在南郑),属县有:南郑、褒、成固、西城、旬阳、锡、安阳、房陵,其地域为今汉中、安康地区及湖北郧县一带 。

东汉建武年间(25--57年),汉中郡治由西城迁至南郑,辖9县:南郑、褒中、沔阳、成固、西城、安阳、锡县、上庸、房陵(见《后汉书·地理志》) 。

初平二年(191年)张鲁据汉中,改汉中郡为汉宁郡 。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张鲁,复设汉中郡,并划出原属汉中郡的西城、安阳县设西城郡,划出锡县、上庸县等地,设上庸郡,划出房陵县地设房陵郡 。

至此汉中郡只辖南郑、褒中、成固、沔阳四县,郡治南郑,其辖区与今之汉中地区略同 。

汉中之战后,曹操失掉了上庸地区;襄樊之战后,驻守上庸的蜀将孟达叛魏,刘封逃回成都被杀,上庸再次被曹魏控制 。

诸葛亮北伐,总惦记上庸这个地方,曾经想策反孟达,但孟达做事不周密,被司马懿斩杀 。

诸葛亮坐镇汉中,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汉中了,其疆域仅仅是今天汉中市的地界,不包括上庸(今安康地区) 。

诸葛亮一直想向东发展,但始终没有打通上庸的通道,只能在西北方向出击,也就是传说中的六出祁山 。

汉中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界是秦岭主脊,与宝鸡、西安为邻;南界是大巴山主脊,与四川广元、达县毗连;东与上庸地区(今安康)相连,西与甘肃陇南地区接壤 。

明白了诸葛亮所控制的汉中地区的地理位置,对于诸葛亮历次北伐路径及其困境就很清楚了 。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文章插图

诸葛亮北伐屡屡因粮尽而撤军的根本原因

诸葛亮从汉中东出的路径被曹魏堵死了,北出只能是越过秦岭一条道 。其背后是大巴山脉,虽然作为大后方是绝对安全的,但后勤补给却极为困难 。

汉中与四川广元毗邻,大巴山脉横亘在之间 。广元地带北有摩天岭、米仓山横亘东西,南有剑门山、大栏山天堑;与达县地区更是以大巴山主脊相隔 。

诸葛亮的精锐部队大都驻扎在汉中,区区汉中无法满足其军事需要,这就必须从蜀中调集粮草 。

这有多困难呢?

第一,刘备汉中之战,已经到了“男兵女运”的程度,可以说是举国之力,才打赢了这场战役 。

但这仅仅是蜀中支援汉中,如果从蜀中到汉中,再支持诸葛亮北伐,可想而知,其难度有多大 。

第二,邓艾从阴平小道偷袭绵竹,裹衣而下,将士个个鼻青脸肿 。这是下山,如果上山运粮的话,是绝无可能 。

诸葛亮只能由广元一线运粮,而广元南北皆是高山险阻,其困难之大,难于上青天 。

虽说是个比喻,但困难程度的确不小 。

第三,诸葛亮北伐,需要越过秦岭、陇西山脉,这也很困难 。

由此可知,且不说蜀中有没有足够的粮草,即便是有,运出来也难 。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文章插图
豹眼评语

秦国灭蜀后得到了蜀中的大粮仓,对于秦打败关东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刘邦以蜀地为依托,打败了项羽而得到了天下 。

但最最关键的一点是,秦、汉都是立足关中,而蜀中仅仅是一个大后方而已 。

牢牢控制住关中,蜀中、汉中地区的粮草才能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前方去 。

出不了汉中,到不了关中,蜀中有再充足的粮草也起不到作用 。

战争打得就是后勤保障,而后勤保障还是要立足于本地 。千里运粮纵然是常规套路,但不可能持久 。

如果诸葛亮能够占据关中,以关中作为后勤补给的基地,以汉中、蜀中作为补充,那局势就大不一样了 。

这也是诸葛亮念念不忘出汉中、进入关中的目的 。

同样的道理,曹魏之所以能够屡屡击败诸葛亮的北伐,也是因为曹魏占据了关中这个大粮仓 。

在印象中,似乎四川是千古“天府之国”,其实关中才是秦始皇、刘邦取得天下的根本 。

最后看一下诸葛亮北伐缺粮的情况吧 。

《诸葛亮传》记载: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 。

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 。魏雍州剌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 。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因马谡失街亭而撤军 。

第二次北伐就因为粮尽而退 。

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占据了武都、阴平二郡 。

为何没有乘势而进呢?也是粮草供应不上哦 。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用木牛运粮,粮尽而还 。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流马运粮,与司马懿对峙渭南 。

诸葛亮最后这次北伐,准备了三年的时间,但还是担心粮草不继,开始分兵屯田 。

啥叫分兵屯田?就是就地取粮哦!

诸葛亮不仅号召自己种粮,还看到就抢,可见粮食对于诸葛亮的重要性 。

从诸葛亮五次北伐来看,第一次刚刚平定了南中、安定,赚了个盆满钵满,组建了无当飞军 。

诸葛亮尝到了甜头,打仗可以发财,这是多么爽的事 。

此时,可谓兵精粮足,而且做了足够的准备工作 。但由于马谡的失败,致使整个北伐失败 。

接下来,诸葛亮可就苦了 。

当年冬季,诸葛亮二次北伐,明显是准备不足,诸葛亮过于理想化了,不得不因粮尽而还 。

第三次北伐稍有收获,但还是粮草不足,不能有大的斩获 。

第四次、五次北伐,诸葛亮开始用“木牛流马”运粮,这也说明不是粮草不够,而是没有足够的人力运粮 。

古代一般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运粮,像交通状况不好的地区,甚至远超过这个比例 。

就是说,一个作战人员,就需要一个以上的人力保障粮草 。

毕竟蜀国人口有限,不可能有足够的兵力来运粮 。

就算“木牛流马”解决了部分运输问题,但诸葛亮依然不能保证粮草持续充足 。不得已,诸葛亮才开始了分兵屯田,打算与司马懿长久对峙 。

但因为诸葛亮病逝,这次北伐也就结束了 。

因此,豹眼认为,要说蜀中粮草多么充足,并不见得,但保障诸葛亮几万人北伐,还不应该成为问题 。

主要问题是如何把这些粮草按时运到前线去,李严不就是因为耽误了粮草运输被革职、最后郁闷而死吗?

几万人的粮草补给,起码得需要十几万甚至更多的人力来运输,诸葛亮很难做到哦!

来来回回大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自己运输的粮食自己差不多就吃掉了一半,这效率也是很低的 。

一句话,蜀地再富庶,出不了川就没有大的作为 。

汉中,弹丸之地,不能支撑起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必须依靠蜀中 。但蜀中因为运输问题,不能及时补给前线 。

秦、汉的奠基者都是立足关中而争夺天下,诸葛亮连汉中都出不去,凭啥争夺天下呢?

蜀道难,进不好进,但想出去也难哦 。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文章插图

注:图片及部分资料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

其他网友观点

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定都成都,仅有益州一州之地再加汉中郡一郡之地,合计22个郡,其地盘包括今天的陕西汉中,四川省加重庆市再加云南省和贵州省大部分地区,面积看得着是大,但人口并不多,只有不到一百万,军队有10万人 。

虽然蜀汉政权在三国中实力最为弱小,却是三国之中最喜欢发动战争的政权,光是诸葛亮掌权的11年间,就发动一次针对南中的战争和5次针对曹魏的北伐战争,而5次北伐战争均没有取得较大的成果,每次北伐退兵最大的原因就是缺粮食 。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文章插图

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曾经在隆中对说道: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益州不是沃野千里和天府之土吗?为什么会缺粮食呢?

益州的主要产粮区就是成都平原,战国时期,秦国占据了巴蜀之地后,便利用成都平原良好的自然条件种植粮食,同时秦国郡守李冰父子在成都修建了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彻底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洪水问题,并且加以利用,成为种植粮食的水源,奠定了成都平原粮仓的地位 。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文章插图

秦灭六国地图

之后在成都平原生产的粮食经过秦岭再运到关中,再从关中经过函谷关运到中原,秦国就靠着占据关中、拥有巴蜀,然后利用巴蜀和关中的粮食,东出函谷关继而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为什么战国时期的粮仓,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总是缺粮食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秦国统一天下与诸葛亮北伐其实有很大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1、秦国不仅仅有成都平原的粮仓,而且还有关中平原的粮仓,秦国有两个粮仓,而诸葛亮只有成都平原一个粮仓 。即使巴蜀的粮食接济不上,秦国还能从关中运粮,而诸葛亮不行,如果成都平原的粮食接济不上,诸葛亮北伐就得退兵 。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文章插图

都江堰水利工程

2、秦国时期从益州经汉中到关中,全是秦国的地盘,秦国把益州的粮食运到关中,等于是在自己家里运粮,没有敌人的侵扰,而诸葛亮则完全不同,诸葛亮北伐的大本营是在汉中,要想把汉中的粮食运到前线,就得通过八百里难走的秦岭,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诸葛亮还得时时防备敌人切断自己的粮道,这一点就比秦国难得多了 。

3、秦国占据汉中、巴蜀之地,实力比诸葛亮时期只有巴蜀之地要强大得多,最主要的是秦国比诸葛亮多了一个关中,秦国有关中,就能靠函谷关抵御来自东边的六国,从而保证整个后勤基地的绝对安全,而诸葛亮只有益州一个地盘,实力远远不如曹魏,可能还不到曹魏实力的五分之一,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诸葛亮再有能力也无法逆天 。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文章插图

诸葛亮北伐图

除去这些原因之外,诸葛亮北伐总是缺粮的原因,其实不是没有粮食,而是粮食无法运到前线 。先说说诸葛亮五次北伐的大概情况,再看一看从汉中到关中的地图就明白了 。

历史上的诸葛亮北伐一共有五次,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出祁山,让赵云在箕谷担任疑兵,让马谡守街亭,诸葛亮本人率领主力攻打陇右五郡,结果马谡在街亭没守住,张郃率领魏军突破街亭,魏军一部进入陇右支援作战,一部南下祁山准备切断诸葛亮归路,诸葛亮只得退兵,否则就全军覆没,所以第一次北伐不是因为粮食,而是因为马谡战败 。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出陈仓,围攻魏国陈仓守将郝昭,数万大军围攻了20多天,没有攻下,这个时候蜀汉军粮食不济,又听说魏军援兵来了,于是退兵,这一次是因为粮食问题退兵的 。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文章插图

古蜀道地图

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遣陈式进攻武都、阴平二郡,同时自己率领大军驻扎在建威,牵制魏军,之后成功拿下武都、阴平二郡,没有粮食问题 。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出祁山,与司马懿交战,司马懿被诸葛亮打得大败,诸葛亮斩获魏军低级军官的首级就有三千级,同时获得玄铠五千张、角弩三千一百张的战利品,这一次战役也叫卤城之战,诸葛亮原本想扩大战果,但是后方的李严说没粮了,让诸葛高撤军,后来经过调查,李严是怕诸葛亮立了大功,故意说没粮食了,其实有粮食,所以这一次也不是粮食问题 。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斜谷,到达郿县,与司马懿对峙差不了半年,司马懿不出战,企图以消耗战消耗蜀军粮食,以此拖垮诸葛亮,但是,诸葛亮为了长期能北伐,居然在五丈原地区开始屯田,以就地解决粮食问题,最终诸葛亮操劳过度而去世,北伐结束,这一次也不是粮食问题 。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

文章插图

蜀军用木牛流马运粮

所以,诸葛亮五次北伐,只有一次是粮食问题,其他四次都不是粮食问题,另外,诸葛亮当政期间,益州根本不缺粮,缺少的只是把粮食运到前线的方法,所以诸葛亮自己也发明了木牛流马,这是一种手推式的独轮车,每车可以运粮四百斤,但即使如此,秦岭的地形也是很难运输粮食的 。

因为从汉中到关中只有五条路可走,自西向东分别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佫道、子午谷道,这是五条在山间的小路,有的甚至没有路,只是靠山腰上的栈道来通行,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蜀道难,难以上青天”,举个例子,公元230年,曹真想要伐蜀,从子午谷道进军,走了一个月,还没有走到一半,就因为天气原因退兵,因为不仅仅地形复杂,而且天气多变,很多地方的路都被水冲毁了,根本就是无路可走,想一想这种路要运输成千上万的粮食,应该如何运输呢?

所以,诸葛亮北伐失败,一方面并不是全是粮食问题,另一方面蜀汉不是缺粮,而是运输粮食不便 。

其他网友观点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四川为天府之国本不缺粮 。因此,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的支援又灭了其它六国 。题主说为什么诸葛亮总缺粮是错误的!必须说明,三国时期诸葛亮辅政的蜀国根本不缺粮!!!!而是诸葛亮兵出岐山时,在前线打仗的军队缺粮草!这主要是因为蜀道崎岖艰难,粮草千里转运十分困难!司马懿正是抓住蜀军粮草不济的缺点,坚持固守不战的战略方针,使蜀军多因粮草缺乏而退兵~使诸葛亮出兵无功而返!因此,笼统地悦诸葛亮总缺粮是不对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