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怎么死的 管仲临死前为何不推荐鲍叔牙为相

现如今的社会只要涉及到利益,就算是亲人也可能在利益面前而变得六亲不认,而在千百年前的春秋时期,管仲和鲍叔牙两个身份各异,地位不同的人却能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利益上即使不是对等关系,也没有丝毫纠葛,感情一如既往,管仲凭借才华闻名于史册,而鲍叔牙则因为诚实做人,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得到了世人的称赞 。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 。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春秋时期的鲍叔牙是春秋时齐国政治家,颖上人 。也被人称为“鲍叔”、“鲍子”,敬叔仕齐,采邑于鲍,故为鲍氏 。同为颖上人的管仲,家里条件就没有鲍叔牙好 。管仲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这两个身份地位差别巨大的人,在最后却能够成为挚友,历史见证了他们的情谊,以“管饱之交”作为对他们友谊的见证 。
鲍叔牙对管仲很好,他能够包容管仲很多缺点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管仲一口气列举了自己所能想到了愧对鲍叔牙或是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管仲做的这五件事,在一般人看来,件件都是无耻之事,但管仲自己却不认为这些是无耻,他认为成大事的人是不需要计较这些东西的 。
【鲍叔牙怎么死的 管仲临死前为何不推荐鲍叔牙为相】在众人眼里,合伙做生意“坐支”,上战场“临阵脱逃”等等,这些事情都是为人所耻的,而做这些事的人更为人不齿,但在鲍叔牙眼里,管仲是个人才,唯有鲍叔牙认同了他,因此管仲才会说:“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鲍叔牙恐怕是天下唯一一个懂管仲的人 。因此,鲍叔牙才会无数次的包容管仲,为管仲求情说好话,甚至不惜在自己的主子齐桓公面前举荐他 。
齐桓公不计较管仲的“一箭之仇”,反而听了鲍叔牙的保举,重用管仲 。齐桓公不敢相信,自己竟然重用了一个曾经想要杀死他的人为相,管仲也受宠若惊,在公子纠死后本以为必死无疑,却通过好友鲍叔牙的举荐,成为了齐国的丞相 。一切的不可思议都是因为有鲍叔牙从中斡旋,若不是鲍叔牙为管仲说情,恐怕管仲早就成为了铡刀下的断头鬼了 。
管仲是个治理国家的人才,对内大力发展经济,他主张改革以 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只要国家发展好了,天下人自然会归附于齐国 。管仲 的重商政策,使齐国的工商业繁荣发达,靠国家垄断商业及其经营而致富成了强国 。管仲被任用当了齐国的宰相后,齐国大治,齐桓公称霸诸国,九次会合诸侯,辅佐周朝天下,最后成功将齐桓公送上了 霸主的地位 。
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管仲当了丞相后,鲍叔牙甘居其下,默默在背后辅佐齐桓公,但在管仲临死前,他却没有推荐鲍叔牙,要知道当初要不是鲍叔牙的举荐,管仲是无论如何也没有今天的,为何管仲不举荐鲍叔牙?
管仲回答说:“鲍叔牙善恶过于分明,夫好善可也,恶恶已甚,人谁堪之?鲍叔牙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是其短也 。” 管仲临终时对齐桓公说鲍叔牙的确是一个正人君子,但过于较真,不会圆滑做人,如果让这样的人来做大官,今后一定会得罪很多人,对朝廷的团结是不利的 。因此也就没有举荐他,鲍叔牙对管仲的做法同样也能理解,并不计较 。而管仲也是知鲍叔牙不会计较这些,更知道他这个人管理国家其实不行,如果因为私交好就举荐他,岂不是害了他更害了一个国家 。所以,管仲临终的时候,并不向他的国君举荐鲍叔牙为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