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岩书院在哪?紫岩书院景点介绍

紫岩书院是四川德阳绵竹市的景点
紫岩书院在哪?紫岩书院景点介绍
紫岩书院位于绵竹市区城东,始建于元代延祐三年(1316),其规模之宏大,为蜀川前所未有 。
绵竹人引以为骄傲的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和其史杨聪都曾在这里读过书、执过教 。杨聪于清朝道光年间在紫岩书院作山长时为勉励学子,曾撰写几副楹联刻于书院正厅大门,从这些楹联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书院的悠久历史和沧桑变化 。其中一副是:“此院经五百年,自延祐而还,弦诵由来方鹿洞;有池周六十丈,是宇文故址,津梁何必数鹅湖 。”这是说这所书院在距离今天六百多年前的规模和影响之大,其声名鼎盛完全可与驰名天下的白鹿洞书院和鹅湖书院媲美 。另有一副楹联是:“自严君平卜宅以来,古井犹契,想当年道德幽思,易传一篇,直使紫岩为嗣响;昔张丞相读书于此,高山不远,愿多士风流接踵,长城万里,莫将青史让前贤 。”它以点带面地说明了这所书院的特有景物和沧桑变化 。
【紫岩书院在哪?紫岩书院景点介绍】这所书院的前身是南宋“中兴贤相”抗金名将张浚的读书地 。其旧址最早是在绵竹城北二十里地的紫云岩,即现在九龙山悟影堂 。这里黛崖翠嶂,环境幽邃,也是张浚的儿子、南宋著名理学家、南轩先生张(木式)的故居 。张浚死后,为了追念这位勤政爱民的丞相,光禄大夫赵世延捐俸在这里修建书院,由于张浚自号紫岩先生,竣工后,朝廷就下诏赐名“紫岩书院” 。
到明朝永乐初年才将书院迁于今绵竹中学校址 。其后,或加以修葺,或扩其屋宇,明末遭兵乱践踏,毁于一旦 。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以后,书院几经沧桑,屡次迁址,频频更名,先后为“景宣书院”、“晋熙书院”、“月波书院” 。到嘉庆二十三年(1818),才又迁到这里,并恢复紫岩书院的名称 。此后时有修缮,大体恢复到过去的规模 。清末废科举,办新学,光绪二十三年(1897)改为绵竹县立初级中学堂,1949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四川省绵竹中学 。
院内有西汉武帝时著名哲学家严君平所凿的“月波井” 。传说月波井每当朝霞霁月,井中水波荡漾掩映,因此得名 。传说这口井与绵竹武都山的升仙井相通,严君平在这里隐居修道,每天早晨从升仙井土遁至成都,在君平街上卖萝卜,卖完后就到成都严君亭卜卦,日得百钱至黄昏而归 。
“止止亭”,据记载是北宋嘉祐年间进士宇文之邵所建,他曾在文州曲水县做知县 。与张浚、杨绘并称为绵竹宋代三贤,四十岁时辞去官职回到绵竹隐居治学,由于他自号止止,归隐时所筑的亭就叫“止止亭” 。原亭已不知所在地,我们看到的“止止亭”是后人为纪念他于民国年间重建的 。
湖桥是南宋绍定四年(1231)绵竹知县宇文西叔峒所建,目的是为了尊崇张浚、张(木式)父子 。原址不在紫岩书院内,为后人移建“止止亭”时移建于此 。
校园内的回漾塔,始建于元朝,原名文峰塔,又名同庆阎,毁于明朝末年,现存的是清朝同治四年(1865)所建,高27米,墙厚约1米,13层 。据碑文记载,同治四年,因马尾河洪水泛滥,波涛汹涌,民间传说泛滥与龙王爷兴妖作怪有关 。于是将塔名更改为回澜塔,大约是想祈请龙王早早回龙宫去吧 。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