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让科技之光洒满山河——走近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上)
新华社采访人员温竞华、张泉
在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 奋斗着9100万科技工作者 。 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海、山川戈壁中 , 写在那些夙兴夜寐、朝乾夕惕的岁月里 。 新华社采访人员近日走近一些最美科技工作者 , 记录他们的故事 。
【故事1】战斗 , 为了祖国和人民
春节前夕 , 一通紧急来电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医内科学家仝小林退掉飞往海南休假的机票 , 扛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共同组长职责 , 登上了驶向武汉的高铁 。
大年初一 , 仝小林就直奔疫情“风暴眼”——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诊治病人 。 而后 , 他又奔波于发热门诊、ICU、社区隔离点、方舱——每一处都是最危险的地方 。
“中医必须直面患者 , 把握疫情发生现场的环境 。 没有望闻问切 , 就是纸上谈兵 。 ”仝小林说 。
“特殊时期 , 首先是救人 , 阻断疾病继续发展 。 ”
“轻症和疑似病人能不能在社区治疗 , 从而减轻医院的压力?必须把防控重心前移至社区 , 从源头切断疫情 。 ”
……
仝小林在关键时期作出关键判断 , 牵头拟出通治方“寒湿疫方” , 在社区大规模发药70多万服 , 累计救治5万余人次;探索建立了“中医通治方+社区+互联网”为框架的“武昌模式” , 大大降低了高危人群发病率 , 阻断轻症患者病情加重甚至转向重症 , 构筑起社区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救治流行性出血热 , 到2003年参与非典救治、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从博士生到院士 , 祖国和人民高于一切 , 是仝小林习医行医40多年始终坚守的信条 。
在武汉奋战了64天的仝小林 , 今年恰好64岁 。 对于这样的巧合 , 仝小林说:“只要国家需要我、人民需要我 , 无论多少天 , 我都会义无反顾 , 坚持到底 。 ”
【故事2】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什么
他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但他却常说自己不聪明 , 用50多年时光 , 只干了玉米育种一件事 。
他就是84岁的玉米育种专家、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名誉院长程相文 。
1963年 , 学农毕业的程相文被分配到鹤壁市浚县农业局原种场 。 那年 , 浚县遭遇五十年不遇的洪水 , 程相文下乡救灾 , 乡亲们紧紧握着他的手说 , 你是学农的大学生 , 能不能让地里多产粮食 , 我们窝窝头能吃饱就好啊!
“我一辈子忘不了这个画面 。 ”从此 , 青年程相文把农业育种的责任扛上了肩头 。
1964年 , 他带着新种子到海南育种 。 从郑州到三亚农村的基地 , 整整走了15天;早期南繁育种极艰苦 , 他从不抱怨;农民用他第一年从海南带回的玉米杂交种子 , 亩产从百余斤提高到700多斤 , 他乐开了花 。
青丝变白发 , 到今年 , 程相文已经在海南岛试验田度过了55个春节 , 先后选育出14个国家和省级审定的玉米新品种 , 其中浚单系列玉米品种已累计推广3亿多亩 。
他说 , 自己一天也离不开玉米 ,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 一个民族有饭吃、身体好了 , 就有无限发展的可能 。 ”
【故事3】“蘑菇实验室”里挖掘致富力量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 , 他和蘑菇打了大半辈子交道 。
作为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 李玉致力于菌物科学与食用菌产业化研究30余年 , 建成了位居国内前列的菌类种质资源库 。 他创新的优良品种及标准化栽培技术 , 显著提高了我国食用菌产量、品质、生产效率 。
而李玉不满足于在实验室工作 。 他说 , 不能帮农民致富奔小康、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 还叫什么农业科技工作者?
2012年起 , 李玉提出“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 , 探索出食用菌科技扶贫新模式 。“小木耳 , 大产业” , 说的正是李玉团队的科技扶贫成果 。 对口帮扶3年来 , 团队为陕西柞水县选育的5个木耳移栽品种都实现了大面积推广 。 去年 , 柞水县依靠木耳产业脱贫摘帽 。
如今 , 李玉团队已建立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31个 , 带动上万贫困户依靠食用菌稳固脱贫 。
【故事4】扎根戈壁向着蓝图奔跑
采访人员见到陈亮的时候 , 他是拄着拐杖出现的 。 “前一阵刚从北山回来 , 那边夜里零下二十多摄氏度 , 山里没有光 , 踩到坑里 , 把脚崴了 。 ”
陈亮是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院长 , 他扎根北山研究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近十年 , 才38岁已经生出很多白发 。
高放废物的安全处置是关系到环保和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 我国西北部的北山预选区 , 一个只有风沙、荒漠和戈壁 , 连手机信号都很微弱的地方 , 却是高放废物处置研究最理想的场址 。
一边是法国知名大学副教授职位 , 一边是国内戈壁无人区 , 怎么选?
辞职回国 , 到戈壁去!这是陈亮在29岁时做出的选择 。
为什么?他说:这是一种召唤 。
2009年 , 在法国从事相关研究的陈亮 , 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第一次系统了解到我国高放废物处置研发的总体规划和进展 , 第一次知道有一支科研团队扎根戈壁数十年 , 为绘就这个蓝图挥洒汗水 。
“这就应该是我的归属 , 我必须回去 , 加入这个团队!”陈亮心中升腾出强烈共鸣 。
【山河|让科技之光洒满山河——走近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上)】归国十年来 , 陈亮走过酷暑严寒 , 与亲人聚少离多 , 带领科研团队在处置库选址和处置工程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 为推动国家高放废物处置北山地下实验室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
采访中 , 陈亮不提苦与累 , 却把“幸运”“幸福”挂在嘴边:“人生一种幸福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向着一个伟大的目标奔跑 。 ”
【故事5】拳拳之心 , 岁月可鉴
访学踏遍青山 , 学成归国贡献 , 我国水工抗震学科的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也是其中之一 。
1958年从莫斯科公派留学毕业后 , 他谢绝导师一再挽留 , 毅然回国 。
陈厚群潜心研究水工抗震学科60余载 , 主持了一系列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 攻克了一大批水工抗震世界级难题 。 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 , 陈厚群的研究成果防范了震后重大次生风险 , 保障了国家能源、水资源和高坝大库安全 。
耄耋之年 , 他又担任了南水北调专家委员会主任、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 , 数十次带领专家团队深入工程现场 , 提出数百条建议 。
今年已是88岁高龄的陈厚群依然追梦不止 , 上个月又前往三峡工程现场 。 秉持科技报国的初心 , 这位老科学家继续将论文书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高坝大库上 。
推荐阅读
- 代码|GGV纪源资本连投三轮,这家无代码公司想让运营流程变简单
- 智能化|适老化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软件和应用|AcrylicMenus:让Windows 10右键菜单获得半透明效果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