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中外科学家合作新识别月球上近11万个撞击坑

新华社长春12月25日电(采访人员张建)我国科学家领衔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在探月领域再出新成果 。 该团队在月球撞击坑智能识别和年代标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 新识别月球上近11万个撞击坑 , 并有超过18000个撞击坑被标定了地质年代 。 该研究成果已于22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
据介绍 , 月球撞击坑又被称为“月球化石” , 其有效识别和年代估计对于月球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年龄及航天器着陆点锁定等至关重要 。 月球探测以来 , 由专家人工或自动识别的月球撞击坑数据库相继建立 。 然而 , 由于识别方式与数据类型的差异性 , 使得现有数据库在撞击坑计数、位置和大小等方面存在一定分歧 , 且自动识别方法一般很难发现不规则或退化的撞击坑 。
【数据库|中外科学家合作新识别月球上近11万个撞击坑】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杨晨领衔的此项研究中 , 研究人员基于迁移学习方法构建了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 迁移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 , 能用之前获得的知识解决下一个问题 , 研究人员用7895个已识别和1411个已知年龄的撞击坑数据构建了一个深度神经网络模型 。
通过该模型 , 研究人员从嫦娥一号与嫦娥二号数据中渐进地检测撞击坑 , 并进一步估计出其地质年龄 。 据介绍 , 研究团队新识别109956个撞击坑 , 数量为公认撞击坑的十几倍 , 18996个直径大于8千米的撞击坑被标定了地质年代 , 这些撞击坑贯穿于月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 。
杨晨说 , 目前 , 这些科研成果已扩展并应用于嫦娥五号着陆区小型撞击坑识别 。 模型的成功应用 , 对未来月球及行星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该项研究工作由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意大利特伦托大学和冰岛大学课题组合作完成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