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学|作为熊的近亲 为啥大熊猫不冬眠?
来源:科学辟谣平台
国宝大熊猫憨态可掬 , 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 不管是在熊猫研究基地还是各地的动物园 , 只要有它们在的地方 , 都不缺粉丝朝拜围观 。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 , 很多人发现了一个问题:都说大熊猫跟熊是亲戚 , 人家熊到了冬天都去冬眠了 , 为啥我们大熊猫还在照旧吃吃玩玩负责可爱?
文章图片
图1/4
图虫创意
冬眠 本就是“小动物”的习惯
首先需要说明一个问题:不是所有的熊都要冬眠 。 为了适应低温天气 , 大熊猫具有低代谢的能力 , 但确实没有冬眠的习性 。
文章图片
图2/4
图虫创意
有些动物如刺猬、旱獭等恒温动物为了应对严酷的自然环境 , 减少能量消耗 , 会放松对身体恒温的调控 , 而将体温、代谢速率、心率等都降低到很低的生理水平 , 进入一种长达几个月的昏睡状态 , 这就是冬眠;有些动物应对夏天的酷热 , 也进入一种昏睡状态 , 成为夏眠 。 还有一些动物如蝙蝠、蜂鸟等;在各个季节都会由于能量的不足而进入昏睡状态 , 这种现象叫日蛰眠 。
一般冬眠动物都是相对体型小的动物 , 大型动物很少采取冬眠的方式度过食物短缺的季节 。
大型食肉动物的冬眠 其实是“冬睡”
大型食肉动物熊类的冬眠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 比如黑熊在冬眠时 , 不进食、不饮水、不排尿、不排便 , 体温虽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 , 大约会降到32-33℃ , 在受到干扰时可以随时醒来 。 更有趣的是 , 熊类还在冬眠期间抚育后代 。 有些学者认为熊类这种现象是食肉动物的冬睡现象 , 不是真正的冬眠 。
据考证 , 大熊猫的出现距今已有800万年的历史了 , 在第四纪约一万多年前的最后冰期的压力下 , 曾经与其同期鼎盛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大多数成员都已绝灭了 , 所以大熊猫又有“活化石”之称 。
文章图片
【环球科学|作为熊的近亲 为啥大熊猫不冬眠?】图3/4
图虫创意
大熊猫在系统分类上属于食肉目熊科动物 , 但其食性已高度特化为以竹子为食 。 从解剖学特征看 , 大熊猫的消化道基本还是食肉动物的形态结构 , 但为了适应以竹为食的习性 , 也发生了一些相应改变 , 特别是肠道微生物的改变 , 可以帮助它们消化分解纤维素 , 但消化道的总体结构上与食肉类动物或杂食类动物相类似 , 如肠道相对较短 , 结构简单 , 没有盲肠等 。
大量进食低代谢 帮大熊猫安然过冬
大熊猫的消化生理学也很特殊:虽然它们的主食是竹子 , 但由于消化道结构功能等原因 , 对竹子的利用效率很低 。 据报道大熊猫对竹子的消化效率仅为17% 。 同时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相对较短 , 只有约8-9小时 , 所以大熊猫每天的食量很大 , 据相关研究表面 , 一只大熊猫每天大概会取食竹子10-20千克 。
文章图片
图4/4
图虫创意
大量进食、食物快速通过消化道、借助肠道微生物的帮助 , 是大熊猫获得能量和营养的一种策略 。 与此同时 , 大熊猫还有维持低代谢水平的能力 , 这样一来 , 它们维持自身生存和日常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也相应减少 。 大熊猫在野外的活动水平很低 , 这一特点在动物园我们也能看得出来 , 大熊猫的行动总是很迟缓 , 懒洋洋的样子也增加了它们的可爱值 。 在形态学上 , 大熊猫的一些能量消耗器官如大脑、肝脏和肾脏等也趋于缩小 。
需要不断进食 , 对能量的需求和损耗偏低 , 这些大熊猫长期进化的生存策略 , 决定了它们不需要冬眠也可以安全度过冬季 。
推荐阅读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曹志兴|90后教授曹志兴:最一流的基础科学来源于好奇心
- 审判|直接服务“三城一区”主平台,怀柔科学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成立
- |彰显交通特色 突出担当作为——南安市交通运输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行见效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孩子|“双减”后 科学实践课如何做好“加法”
- 生命科学学院|科技馆内感受科技魅力
- 牙膏管|太空跨年是什么体验?航天员在太空也能吃到家乡美食?| 科学密探
- 诺克比|爱德华·威尔逊写小说:把“蚂蚁社会”作为人类的一个隐喻